张杰:推动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走向深入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1/19/2022 5:45:46 PM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0 次浏览
推动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走向深入
2022年11月18日 07: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杰
关键词:文学教育;跨学科
为探索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路径、新范式、新体系,11月11—13日,第二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山东济南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学跨学科研究走向深入、发挥文学阅读教学引领作用展开研讨。
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文学既内蕴人文传统,又关涉审美情怀。教育功能是文学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之一。自古以来,文学都是教育的重要工具,文学的价值同教育紧密相连。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学会会长聂珍钊表示,孔孟的文治教化思想强调文学的伦理教诲功能,强调通过文学来倡导风范、遵修德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新时代,更需要文学来描绘中国梦的美好愿景,需要以文学为媒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文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苏晖认为,近年来,文学理论不断弱化文学的价值功能,强化文学审美形式主义、知识客观主义,这背离了文学的社会使命和育人目的,我们有必要回望中华民族的文学教育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前新文科建设亟须开展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大力提倡文学与科技的融合,通过中西方科技与人文思想的互学互鉴和交叉融合,解释和应对新现象,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此外,“寓教于乐”也凸显着文学的教育功能。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以路易斯·卡罗尔创作的童话经典《艾丽丝漫游奇境记》和《艾丽丝魔镜奇遇记》为例谈道,作品中对法律事件的陈述以及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以文学启迪青少年思想的理念,是文学与教育比较研究的优秀范本,对少年读者而言,阅读的过程无疑是接受生动的普法教育的过程。
当今时代,文学发生了巨大变革,新媒体、新媒介的兴起改变着文学创作、文学阅读和文学传播的方式,文学的固有边界被延展或重塑。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罗良功认为,当前文学在创作主体、形式、内容、文体以及功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因此要重新思考并探讨文学教育的内容以及文学如何教育等问题。
充分发挥文学育人功能
文学和教育学的发展要求文学教育走向深度教学,挖掘价值性知识,充分发挥文学育人功能。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卓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教育成长小说的发展历史反映的是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话语的嬗变与发展,中国教育成长小说研究为教育文化和教育话语研究提供了生动案例。而加强中国教育成长小说的译介和传播不仅能更好地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还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教育文化、教育话语、教育思想更好地走向世界。
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涉及的议题广泛。在苏晖看来,既可以深入研究中外儿童文学、成长小说、教育小说等文学类型作品,也可以阐释古今中外各种类型文学作品中的教育题材、主题和叙事;既可以考察作家对于文学教育功能的认识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也可以从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角度对文学的价值及教育功能等展开研究。
“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融美育和德育为一体的教育。情感赋能视域下的文学教育旨在将经典文学作品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内化于心,怡情养性,涵养品格,这是抵达‘全人教育’的有效路径。”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松林认为,外国文学教学要做到情感赋能,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的美感和道德感;另一方面,在当代语境下,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批判意识和思政立场。
丰富教学课程内容
文学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应破除功利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评价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审美格调。这对文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文学教育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意义重大,具有人文性、思想性与时代性,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精度、思想深度与视野宽度。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王欣提出,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将文学与文化和文明相融合,在文学课程中融入文化与文明的厚度,在文化类与文明类课程中,架构与文学之间的多维勾连,形成“三文”课程链,实现从文学教育到“三文”教育的跨越与升级。
近年来,英语专业文学课程不断丰富、迅速壮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刘建军看来,今天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把死知识变成鲜活的经验和智慧,外国文学教学要改变原来的“八股化”讲授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要以问题为导向,重新建构外国文学知识体系。他强调,教学改革的要领是提升和发展教师的自身能力。
“新文科建设强调跨学科融通,强调课程思政,也必将带来文学研究学科范式的变化。”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曾艳钰表示,在此背景下,审美批评如何在文学自主和文化研究之间寻求新的平衡,使文学审美和意识形态批评结合起来,实现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的更新换代,凸显文学的教育意义,成为当下审美文学批评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