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楚君 王静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1/9/2022 7:44:59 AM 来源:华声在线 0 次浏览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华声在线  2022-11-03 10:14  艾楚君 王静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调人才的“自主培养”,彰显了中国特色人才培养的历史主动,既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本质体现,又是建设人才强国的必然选择,还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是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强化人才自主培养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为此,我国高等教育须强化人才自主培养的使命担当。一是保证人才自主培养的正确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自主培养的人才拥护党的领导、热爱伟大祖国,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二是增强人才自主培养的历史主动。新时代10年,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在推进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高等教育自立自强的价值。我国高等教育应进一步增强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和更多大师的历史主动与历史自信,依靠自身的教育制度、教育资源、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人才。三是树立人才自主培养的创新理念。将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理论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环节中,聚焦创新拔尖人才和国家战略人才的培养,不囿于传统、不循于惯性,大胆探索人才培养改革,重视科学精神、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

完善人才自主培养的学科体系。学科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高等教育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一是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应充分发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在学科体系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先导性作用,建设好基础学科培养基地,促进基础研究和原创突破,提升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能力。二是优化学科结构布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高精尖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技术,优化调整、改造升级学科结构体系,为人才自主培养提供学科支撑和研究平台。三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重大创新、学科演变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应大力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前沿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农工结合、医工融合的学科集群;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加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经过长期努力和不懈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自主培养上把握了规律、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效,但也还存在短板。高等教育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一要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一方面,聚天下英才而育之,立足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民生领域重大工程需求,探索“专项制”招生,“靶向”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汇智聚力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和拔尖创新人才,广纳顶尖英才、产业帅才、青年俊才和技能匠才,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供人力支撑。二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强化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和基础作用,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加强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三要推动产教科教深度融合。鼓励引导高等教育扎根区域经济与行业产业发展土壤,对接高端企业、高科行业、高新产业,推动产教、科教、研学一体化,搭建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大师培育于一体的优势载体平台。四要推动前沿技术进课堂。推动前沿科技、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国家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等及时进教材、进课堂、进教学,使学生掌握最新科技成果、知晓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激发他们攀登、创造新制高点的信念与激情。

(作者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