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摘登】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 强化政治担当 深入推进新时代“双一流”建设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1/5/2022 4:44:45 PM 来源:中国教育报 0 次浏览

【发言摘登】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

强化政治担当 深入推进新时代“双一流”建设

发布时间:2022-04-19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广东省教育厅等单位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现摘登会议发言,敬请关注。——编者


郝平:优化学科布局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北京大学校长 郝平

坚持“四个面向”,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深化基础学科建设,夯实服务国家战略学科根基,引导支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瞄准未来技术前沿,进一步调整和加强新工科重点方向和交叉学科发展布局。积极运用数字时代的新概念、新技术,推动传统人文学科转型升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持续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形成较为完善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积极打造拔尖学生培养的新模式。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开设数据科学等一批跨学科专业,精心设计了多语种与国际组织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等10余个跨学科项目。新增国家安全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交叉学科,加快推进急需高素质人才培养行动方案。

持续瞄准学科重点布局方向,做好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20条措施,紧紧抓住人才引进的重要窗口期;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教师;会聚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下一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核心要求,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力争推动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推动学校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王希勤:自觉肩负使命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清华大学校长 王希勤

清华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自觉肩负使命,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着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

突出基础学科地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清华大学坚信“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激励有学术志趣和潜质的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迄今已培养本科毕业生1400余名,其中90%以上继续攻读基础科学领域博士学位,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中,近80%继续从事基础研究。成立5个强基书院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理念,探索理工双学士学位、本博贯通培养等新型培养模式。成立求真书院实施“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力争在中国本土培养一流创造性人才。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清华大学长期以来为我国关键领域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近年来,积极探索专业学位“项目制”管理模式,设立工程管理硕士、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思政课骨干教师提升计划教育博士等一批特色项目。在急需关键领域与近50家重点企业签订研究生培养合作协议,推动产教融合。研究制定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方案,努力培养新时代的卓越“红色工程师”。

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清华大学将全面实施《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突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学科导向和高层次急需人才培养的专业导向,以明确院系人才培养的学科和专业定位为基础,开展院系治理体系改革。实施《2030创新行动计划》,强化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瞻部署,服务基础研究人才成长成才;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加强顶层设计和有组织科研,发挥一流大学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


徐惠彬:着力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徐惠彬

培养造就更多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加强科教协同、校企合作,持续探索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是突出价值引领,厚植空天报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将“空天报国”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了“航空航天概论”等课程思政示范课,排演了《罗阳》等系列理想信念主题大师剧,持续开展以行业形势、典型案例、先进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学习。学生直接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家级科技成果三大奖中署名137人次。超过二分之一的博士毕业生、超过三分之一的硕士毕业生赴国防系统就业。

二是加强科教融通,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明确“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人才培养方针,发布“领航”计划白皮书。投入3亿元科教专项资金,建设一批科教协同平台,打造科研课堂,实现了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全开放,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果转化成精品课程。学校连续31年举办“冯如杯”科创竞赛,连获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挑战杯”。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建立“科研、师资、资源和人才培养”四协同产教育人机制。成立“大型飞机高级人才班”“航空发动机吴大观班”等紧缺人才培养定制班。实施“卓越领军”工程博士专项,建立套餐制社会课堂。依托中法工程师学院和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开展本研贯通培养,实施双导师制。

北航将继续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培养更多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金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复旦大学校长 金力

复旦大学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一个复旦”的建设要求,积极呼应科技强国、健康中国和大力弘扬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全面提升科研原创能力、应用转化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一是持续夯实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发挥国家级平台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积极营造原始创新氛围并投入重要资源,支持杰出科学家解决“从0到1”重大科学问题。赵东元院士领衔的研究成果获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学校还大力扶持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打造“传世之作”。

二是着力推动融合创新,实现关键核心领域突破。学校深度融入国家实验室建设,推动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脑科学等交叉前沿领域,建立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的完整创新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主动担当、作出贡献。近年来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输送大批关键核心技术,该学科所依托的平台在科创板上市。牵头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落地国内首个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国际卓越中心。

三是大力推进科教融合,加快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在集成电路、计算与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建立未来技术学院,加快培养新工科人才。在科技考古、语言学、金融科技等领域融合创新,培养新文科人才。立足大健康理念,推进医工交叉、医理结合和医学人文融通,培养未来医学家。

复旦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包信和:聚焦世界科技前沿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包信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努力办成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部、中科院、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双一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

在“双一流”的支持下,学校进一步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加大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力度,构建“基础学科率先一流,新工科、新医学跨越式发展,特色文科稳步提升”的一流学科体系和“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坚持党管人才,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坚持引育并重,积极拓展引才渠道、加大支持力度、营造成长环境、做好服务保障,致力于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梯队完整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开展前沿交叉研究,强化系统性组织部署,瞄准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克难,在基础数学、纳米材料、免疫机制、量子科学等领域产出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中国科大将坚持“四个面向”,心怀“国之大者”,奋楫争先、坚毅笃行,加大前沿领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力度,奋力建设高水平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将中国科大建成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李北群:植根气象沃土 争做特色表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 李北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殷殷嘱托,“不求最大,但求最优”,植根气象沃土,担当行业使命,聚焦特色一流,争做行业特色地方高校“一流学科”高质量建设的表率。

学校持续创新大学制度,以党建创新引领,优化治理体系,涵养文化自信;深化拓展“行业、院所、校企、校地”多元共建体制,优化配置发展资源;改革人才引育机制,调减优化师资结构,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不断提升一流学科治理能力,营造全校同心同德发展氛围。学校优化学科布局,促进交叉融合,打造“气象+”品牌,建构“一体两翼三维”学科生态体系;笃行“学为中心”,汇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打造“信大优学”品牌,重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聚力原始创新,瞄准关键领域突破,布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强化战略科技支撑,全面服务行业发展。学校深化开放合作,倡设科教联盟,引领专业标准制定;促进多边合作,探索“在地国际化”新模式;应对气候变化,发声国际学术舞台,全面提升我国科学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彰显一流学科国际声誉。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一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行业急需高层次人才;坚持协同创新,攻克关键技术,支撑产业发展;坚持开放融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学科支撑;坚持特色发展,争做大气科学世界单打冠军,开启建设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新征程,书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双一流”高质量建设新篇章。


窦贤康: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武汉大学校长 窦贤康

武汉大学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胸怀“两个大局”,奋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学校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二是秉持“三创”教育理念,构建起全覆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三是聚贤纳才、引育结合,努力以最优秀的人才培养最优秀的学生;四是实行“三学期制”,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改善生活及体育设施,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好条件。

武汉大学切实肩负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使命担当。一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二是坚持植根中国大地做学问,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践问题贡献武大智慧;三是坚持分类评价、代表作评价、智库成果等效评价,健全“同行评价为主,计量指标为辅”的综合评价体系;四是汇聚、培养优秀青年学术团队,扶持冷门“绝学”,学术精品不断涌现;五是完善一流平台与智库体系,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武汉大学将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更开放的人才高地,营造更活跃的学术氛围,建立更高效的治理体系,培养更多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努力把武汉大学建成哲学社会科学见长、理工医科进入一流学科前列、矢志追求卓越、硬核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


邹瑾:对标竞进争创一流 聚力服务助推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邹瑾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不折不扣落实“双一流”建设战略决策。从战略高度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省委书记、省长亲自部署推动。出台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施意见,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系统推进。财政投入上优先保证,专项经费从每年1亿增到7亿元。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仅成都市对8所建设高校在学科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打造等方面累计投入260多亿元。

以过硬的工作举措,引领推动全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普通高校达到134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18%。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抓好教育教学“新基建”,建成国家一流本科专业311个、一流本科课程240门,国家教学成果奖实现特等奖零的突破。学科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11所高校22个学科进入省一流、8所高校14个学科进入国家队、16所高校69个学科进入全球一流行列。科研水平进一步增强。新增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成省级以上科研平台562个。

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切实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鼓励在川高校主动服务融入国家战略,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契合重点产业发展设置本科专业点2700余个、专科专业点3730余个,高校转化科技成果年均超过2万项。奋力当好科技自立自强生力军。全面参与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建设,省科学技术奖中高校获得自然科学奖占86%、技术发明奖占100%。依托唯一跨省域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区,搭建重点产业高校协同科创平台,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智库联盟,结对共建65个一流学科。


朱孔军:加快提升高校内涵建设水平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 朱孔军

广东省投入大量政策资源和财政资源推进具有广东特色的“双一流”建设,加快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重点建设。省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统筹资源推动建设。分管省领导深入高校调研指导,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十三五”以来,省财政累计投入专项经费超过200亿元,并带动广州、深圳等地市投入近200亿元,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汇聚各方力量,不断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发展环境。与教育部等中央部委签订系列共建协议共同推进“双一流”建设。省直各部门在高等教育的“人、财、物”等方面出台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扩大有关高校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有效激发了高校的内生活力。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高校分类发展新格局。2018年启动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将全省公办本科高校分成三类组团,分别赋予不同的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采用不同的评价机制,推动有关高校分类建设、特色发展。

主动对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高水平交流合作中汲取养分。省政府联合教育部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为广东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大湾区内科创要素跨境流动更加顺畅,为三地高校开展项目共担、人才互聘、资源共享、成果共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激发了高校科研人员开展深度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19日第10版 版名:新闻·综合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