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专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1/6/2022 5:13:00 PM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0 次浏览
【社科专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
2022年03月04日 19: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明海英 魏海勇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学科;创新;国家战略;评价;本科教育
学者简介:王焰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效明显,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迈上新的历史起点。为着力解决“双一流”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特色发展,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中国社会科学网:面向未来,“双一流”建设高校怎样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王焰新:首先,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导向,加快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育人,为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更加优质的“预备队”。
其次,坚持“四个面向”,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和制度安排,组建由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组成的跨学科、超学科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与潜能。高校要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视野开阔,具有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集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战略科学家,并围绕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
再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鼓励和支持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完善精准育才体系,加强高水平学术团队阶梯建设,进一步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实施有利于青年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大力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最后,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支撑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大高校力量。科研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加强与企业、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精准对接企业、行业在技术和研发上的需求,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进行产学研协同攻关,助力打造“创新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如何巩固和加强一流本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王焰新: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在思想认识上,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好中国特色高校的“本”,把本科教育作为办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高度认识本科教育。“以本为本”,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立足新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
在改革推进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强化科教协同育人。结合重大、重点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深化国际合作育人。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在教育形态上,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一流本科建设插上智能的翅膀。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评价导向上,用好“指挥棒”,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推进一流本科建设领域的多维多元评价:完善教学科研机构的主责评价,建立教育教学总体评价制度,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思想政治等工作的全流程,每年度对各学院教育教学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引导大科学家、教学名师为本科生上课,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完善育人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科学研判教师教学基本状况,完善教师教学信息档案;探索“基于团队而非个人,基于过程而非结果”的课程评价机制。建立教学专项奖、教学卓越奖、教学新秀奖等教学系列奖励体系。探索设立教学型教授,推出一批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完善成长成才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坚持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放在首位,推动人才培养要从适应具体岗位要求转变到引领创造未来的转变。严格学业标准,完善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中国社会科学网: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挑战、新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王焰新:“双一流”建设高校应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突出培养一流人才导向,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改变传统的按照既有学科知识体系进行人才培养的方式,打破学科间、专业间的壁垒,真正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按照创新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按照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发展高端产业的要求来重构学生的知识体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变革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方法,真正符合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和引领国家未来的发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科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发挥高水平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高水平大学的知识创造成果转化为知识传承成果,建立和完善鼓励转化的机制,让创新成果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用高水平科研支撑一流创新人才培养。
推进举校科研体制建设,攻坚“卡脖子”科技难题。我国高校建有全国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60%以上国家科技奖励,院士、杰出青年等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国60%以上。“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全面提升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把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要构建特色鲜明的科研组织模式,持续推动学科“大交叉”,承接能够实现技术集成和工程化突破的“大项目”,组建能够打好技术攻坚战的“大团队”,为实现重大战略性高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证。要聚焦“高精尖”努力产出有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培育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整合创新资源,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更多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主动研究国家战略需求,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建立和形成高校与区域发展、企业发展协同的机制,搭建相应的平台,促进学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推动科技创新优势的转移和转化。要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围绕企业、产业链、区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做好支撑服务,着力建设依托学校、立足当地、辐射周边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要紧密围绕区域发展需要,促进在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前沿形成“学科群聚”,促进学科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形成多方资源高效协同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大学文化+互联网”,构建引领智能时代的精神文化。要适应数字化革命和智能移动互联网发展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打造“大学文化+互联网”,构建引领智能时代的精神文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塑造。着力提炼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与治学文化,树立科学发展、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发展理念,总结提炼出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与治学文化。要把创新涵育作为主要目标,以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工作实践,建立崇尚人文、注重特色、学术为先、倡导创新和鼓励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切实承担起引领和服务创新战略的历史使命。要从国家文化战略需求的高度,大力发展教科文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推进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推进战略性体制创新和学科布局,为文化改革创新提供体制和战略上的后备支持。
坚持“开门办学”,推进文明互学互鉴。“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构建深度互动的国际合作网络,积极与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互动合作机制,在与世界强国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中更新育人理念、完善育人模式、创新育人方式,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合作,培养出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创造,通过开展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举行国际主题学术会议、组建国际学术研究基地等活动,聚焦国际前沿趋势,为科技的创新融合贡献智慧与力量。要积极主动传播中国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中国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扮演好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民间大使”、各国交流合作的“连心桥”、共建共商共享的“黏合剂”,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为促进多元多彩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您看来,“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以真正实现特色发展?
王焰新:把握好国家战略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推进有激励的分配制度改革,最大程度地激发办学活力。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坚持有选择地发展。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关键要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坚持走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道路,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把有限的优质办学资源优先保障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坚持战略引导,积极融入相关国家重大战略,找准服务全国大局、支撑自身发展的结合点,发挥智力高地引领辐射作用,供给更高质量的教育、更高水平的科技、智库服务。
把握好优势学科与支撑学科的关系,完善学科生态体系,形成牵引带动、相互支撑的学科布局。要做好统筹布局,强化关联生长,在巩固提升特色学科地位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科生态体系,加强基础学科、支撑学科建设,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以点带面。
把握好分步实施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推进有导向的资源配置改革,构建完善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要让“冷板凳坐得住”,对重大前沿性原创研究实行更有弹性、更加包容的评价,为更多“十年磨一剑”的高质量原创性成果提供持续助力。要让“幕后工作看得见”,正确评价基础科学对新兴技术的支撑作用,对重大成果开展关联性、支撑性评价,打牢支撑学校高水平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要让“桃李满园天下誉”,有机推进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发展型激励等相结合的育人评价体系,激励更多教师争做“大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明海英、通讯员魏海勇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