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牢牢把握国际化发展主导权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1/9/2022 7:00:43 PM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0 次浏览
【教育强国丛谈】牢牢把握国际化发展主导权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2022年05月24日 10: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康乐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国特色;留学生;大学排名;可持续发展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趋同特征愈益明显,各国大学集体行动的深层逻辑不仅表现在回应本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而且体现出国际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拉动效应。一些国际组织、知名国际排名机构、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等,通过全球数据搜集、建立分析模型等,将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类因素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之成为可衡量、可比较的评价监测标准,从而在全球性、地区性教育治理中发挥影响。
21世纪以来,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东北亚地区的国家纷纷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战略。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旨在建成一批多样性、科研卓越、学习体系高度开放的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十年内使10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该计划要求入选大学提升师生群体多样性、国际学生流动性、教务体系国际化、国际开放度等,从而切实提高国际化水平。“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要求每所入选高校须制定有自身特色的战略规划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同质化、趋同化的国际化。近年来,日本的一流大学逐渐认识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建设新的世界一流大学既要汲取西方大学的先进经验,更要努力创造新的世界高等教育典范。
2013年俄罗斯实施《提升俄罗斯一流大学在世界领先科学与教育中心竞争力的国家扶持办法》,其中一流大学战略的核心计划即“5—100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至少有5所俄罗斯大学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新一轮计划目标是到2024年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500的大学数量跻身全球前10。截至2022年,入选俄罗斯“5—100计划”的21所大学仍未能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一部分高校难以实现外籍教师比重不低于10%、外籍学生比重不低于15%的具体指标。近年来,俄罗斯的一流大学逐渐认识到,进入国际排行榜并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国际化办学真正提升大学科研水平与教育质量。
日本、韩国、俄罗斯的一流大学建设的遴选指标、发展指标等深受QS、THE、ARWU、U.S.News、ESI等国际排名评价指标影响。排名指标作为可测量、可供参考的依据,确实也有助于选拔出有潜力的大学,并使其在建设周期内通过绩效优化提高国际排名。遗憾的是,综合2015—2022年四大知名的世界大学排名数据,大部分日本、韩国、俄罗斯列入世界一流建设计划的大学国际排名未出现明显提升,少数大学排名有所拉升,一些高校排名在徘徊波动中不升反降。
列入建设计划的大学,其学术评价、学科评价、教师评价、国际合作等也必然要跟随参考国际排名的导向和指标。这意味着政府、大学、教师等利益相关方,从一定程度上让渡了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一部分很重要的基础功能。长期来看,这种局面不利于一流大学将发展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不利于在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即使一些大学通过多年持续努力在国际排名中产生或具备了某些优势,一旦国际排名的规则制定者们希图按自己的意愿重新洗牌、改变部分评价指标,将很快导致“唯排名”的“一流大学追随者”丧失优势。“唯排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建设之路,实不可取。
世界一流大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者,从来不是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国大学后面亦步亦趋实现的一流。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是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大学国际化水平的真正提升,需要不断洞察适应新变化、驾驭新的发展规律,需要长期的战略融入和组织内生,需要持续强化其全球定位、全球贡献、全球影响、全球合作。我国必须要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探索这样一条新路,是中国大学推动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肩负的使命,也是中国大学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教育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来华留学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并三次致信来华留学生,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来华留学工作的亲切关怀与高度重视。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国际学生接收国,来华留学教育进入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期。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其中在高校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258122人,占来华生总数的52.44%。2019年,在高校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占来华生总数比例进一步提高至54.6%。学历学位生规模虽然持续上升,但研究生层次学历学位生规模、自然科学领域的学历学位生规模、优秀学历学位生规模等,仍然明显低于欧美高等教育强国。
英美国家主导的排名规则以国际学生数量比例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优势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才是核心。来华留学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具有广阔的教育舞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坚实的前进动力,每一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中国几千年来深厚文化和教育实践,形成中华文明的恢宏气象,奠定了深沉而持久的教育自信。这将持续吸引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来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是来华留学教育的持久竞争力。在2010—2020年期间,中国对外宣布了30项涉及来华留学的重大承诺,表明我国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欢迎发展中国家优秀青年来华学习前沿学科专业,欢迎科研人员利用我国高校科研平台开展合作研究,欢迎各国教师利用中国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教学合作,欢迎各国大学与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人文交流活动。
我国大学应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的来华留学教育是支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质量为先,依法依规保障来华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历学位留学教育质量,积极探索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双向交流的留学支持新机制,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教育中心和世界优秀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我国大学应积极吸引来自全球的留学生深入认识中国,培养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的优秀国际人才,促进国际学生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介绍给世界,为促进各国人民的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承担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责任
世界一流大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力,是衡量大学地位的显著标志。各国的世界一流大学都应自觉履行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负责的使命,积极为本国社会发展服务;各国的世界一流大学都应该承担必要的国际责任,搭建交流与合作互动机制,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促成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以汇聚共同利益和人类福祉为基础,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也应高层次、多维度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系统规划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开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公共政策实验,成为联合国成立70年来全球发展与治理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其中,“可持续发展目标4”是希望在所有层面和所有国家社会背景下,改善人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优质教育的机会。但在过去几十年,即使是一些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仍未实现青年就业、教育和培训、性别平等和数字素养等领域的目标,教育差距会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平等。这些挑战迫切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予以解决。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教育领域的全球治理需要中国的参与和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四为服务”的成功实践,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将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重要借鉴。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14所部省合建高校以及广大地方高校充分发挥人才、科技、智力和文化方面的优势,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让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等落地贫困地区,推动各类资金、项目、管理等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探索形成了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等中国特色扶贫路径,为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赋予了教育对外开放新的历史使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参与国际规则评价体系制定,推动国际组织以及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健全对外交流机制。
我国大学在上一轮的“双一流”建设中,普遍将国际化重心放在招收国际学生比例、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发表高水平国际论文、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但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认识和行动不足、对全球教育治理责任履行不足。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担当。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角色,应从简单参与者向建设者、贡献者、改革者转变。建议健全与高水平教育开放相适应的高校外事管理体系,形成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的制度支持;进一步提升教育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真正提升参与教育规则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我国大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尤其是制定教育规则和标准,并非将中国规则奉为唯一标准,而是希望更多国家尊重、认可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教育理念。我国大学应以全人类共同价值、高等教育的全球共同利益、中国的成功经验为基础,进行国与国之间教育规则、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协商,为推进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责任视角的大学可持续发展组织转型研究”(CFA18025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