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忠德:开放融合 创新发展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2/10/2022 2:12:35 PM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0 次浏览

单忠德:开放融合 创新发展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2-12-09


1670570245654330.png

单忠德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在前不久闭幕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强调,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发扬大家庭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朝着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课题,高等教育如何从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把握社会发展的逻辑演进规律和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价值使命,更好推进后疫情时代全球融合式创新和合作,培养青年人才全球胜任力的责任和担当,成为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回答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今天,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我们的思考和认识。

一、从世界高等教育历史变迁中把握历史方位,增强大学赋能人类幸福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

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历史变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建设新时代高等强国的内在要求。

回望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程,高等教育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社会互融共进,逐渐成为世界创新人才的集聚地、文化交流的新高地、科学技术的策源地。

一是世界高等教育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发展。早期大学一直被看作是相对独立的“象牙塔”。后来,自然科学、实验教学、科学技术逐渐在大学占据显性地位,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技术研究等方面肩负越来越多的职能,如“法国大学校”将“重科技、重实践、重应用”作为教育模式。20世纪以来,以美国硅谷模式为代表的产学研合作新生态,推动知识和技术转移转化,不断突破人类知识边界,大学成为区域发展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成为国际共识,需要全球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全球治理和谐发展的国际人才,更好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

二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实现跨越。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深刻联系,使其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中国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不断探索、建立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时代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到坚持“四个面向”,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世界高等教育中传递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底气。我们要坚定教育自信、发展自信和创新自信。

二、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时代方位,强化大学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的改革发展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都面临着新要求、新挑战和新使命,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互信是应对变局重要的有效方式。通过教育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协同,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的强劲动能。

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变革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以人工智能、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世界一流大学要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世界发展大势、行业变革态势和技术创新趋势,以不断优化学科精准布局为牵引,进一步加大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培育建设更多引领世界前沿和人类知识的新兴学科;深化开放,全球合作,主动融入,共同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二是国际环境深刻演变为高等教育赋予了新使命。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交织叠加,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呼唤我们要更多地关心关注数字教育、智慧教育、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而传统的地区战争与冲突、发展不均衡等世界治理难题,则要求一流大学提供更系统的治理方案、更领先的科技成果支撑和更具全球胜任力的青年人才。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担当,必须为社会发展、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所在,世界一流大学更应坚守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与世界互通、互联、互享、互荣,为全世界繁荣、和平、稳定、持续发展贡献高等教育的智慧。

三、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把握发展方位,持续深化一流大学开放融合创新发展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一流高校,应该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平等、创新的合作理念,在引领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技术革新、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上开放联动、互联互通、走在前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是南航建校70周年,也是学校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里程碑之年。近年来,南航坚持“高站位办学治校、高标准学科布局、高水平人才培养、高质量科技供给和高品质校园生态”,不断深化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逐步构建了党建领航、战略引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全面开放的特色发展体系。南航构建国际化办学新格局,打造了深层次、全方位、多维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为不断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南航智慧和南航力量。

一是强化开放办学,在深度融合中培养国际化青年人才,打造人才协同培养共同体。高水平人才培养是全球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而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人才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首要责任和价值追求。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首先要将人才的协同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构建分层分类、特色鲜明、相互信任的联合办学体系作为重要突破点。目前,南航与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成立了联合学院,并将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成立创新人才推进中心,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等海外高水平大学建立91个校级合作办学、交流交换项目,积极探索国际化高水平人才的联合培养路径与模式。

二是强化开放创新,在协同攻关中创新国际化科技成果,打造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高校是全球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和科技攻关的先行地,要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积极构建联合团队、共建平台、共担项目于一体的国际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科技合作。南航获批教育部学科创新基地4个,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近100项,与1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70多项,联合美国直升机学会等成立了“国际直升机教育联盟”,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创新发展。

三是强化开放合作,在资源共享中形成国际化师资队伍,打造师资协同建设共同体。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世界一流师资,世界一流师资才能开出世界一流课程、编写世界一流教材、承担世界一流项目、产出世界一流成果、培养世界一流学生。我们要积极推动人才互访、文化互融、资源互通、信息互享相结合的师资协同建设体系,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我校坚持“长聘与短聘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引智理念,依托海外院士讲坛等平台,邀请海外高校专家开设国际课程、参加学术会议、担任外籍教授。学校获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44项。国际化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层次不断提升。

人是创新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全球和谐发展的灵魂,教育更是推动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公共纽带,是人类共享全球资源的基本权利。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一流大学勇担时代责任,架起合作桥梁,不断推动人类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我们坚信,深度融合、开放共享、协同发展是时代大势、全球大势。让我们一起携手,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深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搭建教育文化友好交往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迈向更加卓越、创新、美丽、和谐的明天。



【本文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11月27日在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报告】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