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湾区高校跨境合作 共育湾区优秀科创人才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11/2023 3:30:39 PM 来源:南方都市报 0 次浏览

港澳青年如何融入大湾区发展?港澳委员建言献策:

推动湾区高校跨境合作 共育湾区优秀科创人才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1月11日        版次:GA06    作者:郑雨楠


GA06_GA06_0459.jpg

   霍启山


GA06_GA06_0458.jpg

   郭基辉


GA06_GA06_0457.jpg

   廖伊曼

  1月10日,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广州开幕。围绕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这一话题,多位港澳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省政协委员霍启山建议以文、体、艺作为切入点,打造“大湾区青年节”,通过举办多场多元化的交流、大型文艺表演及大型体育活动,吸引香港青年走进大湾区内地城市;省政协委员廖伊曼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可通过成立专门针对港澳青年科创人才来粤创业的实践基地,帮助港澳青年消除政务、资金、信息等各方面壁垒,支持三地科创人才合伙创业,实现人才共享,进一步加速三地青年融合发展。

  两地青年交流 打造“大湾区青年节”等活动吸引香港青年走进湾区

  广东省政协委员霍启山在他的提案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处处,是香港青年融入发展的黄金时机。随着香港和内地逐步恢复通关,两地青年交流迎来新的机遇。

  据了解,香港广东青年总会曾面向部分香港青年展开调研,结果显示,超过70%年龄介于18至35岁的受访者,在疫情发生前每年至少回内地一次或以上,近50%的受访者每月回内地一次。

  霍启山表示,过往香港青年与内地的交流活动主要集中在各大大专院校,以就业、创业交流为主,加速两地青年融合发展,提高香港青年的国民身份认同,仍要面对制度及文化上的差异问题。他建议以文、体、艺作为切入点,打造“大湾区青年节”,通过举办多场多元化的交流、大型文艺表演及大型体育活动,吸引香港青年走进大湾区内地城市,也可邀请香港青年参与活动策划及组织工作,体验当地的文化、生活,展现湾区青年风采,进一步推动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交流,施展才干、实现梦想。

  省政协委员郭基辉就促进人才双向流动,围绕香港青年在内地就业、读书及置业等内容提出提案。郭基辉建议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大湾区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邀请9+2城市的知名企业参会,并面向海内外人才提供中高端职位,同时就各地的人才政策等展开推荐,推进海内外人才参会交流。

  共育科创人才 三地政府可成立实践基地实现人才共享

  近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共育科创青年人才、共促科创项目落地,吸引港澳科创青年人才来粤发展的内容,省政协委员廖伊曼提出了提案。

  廖伊曼指出,在大湾区各个城市间,科技创新和人才争夺十分激烈。例如,香港特区政府于去年12月23日公布“抢人才”“抢企业”等措施,吸引更多优质科创人才涌入香港。“此前广东省就科创及支持港澳青年融入湾区发展也推出不少政策,但现阶段依旧面临高端及优质人才紧缺的问题。”她建议各地政府通过跨区域联合培育科创人才的方式,实现人才储备,同时从“抢人大战”过渡至“跨区域人才共享”,进一步实现人才资源的高效利用。

  廖伊曼表示,实现跨区域人才共享首先要推动湾区高校的跨境合作,例如可充分利用广东省丰富的民办高校教育资源,以及大湾区各城市的科创优势,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高校与高校间成立科创人才培育联盟,共享各地高端科创资源,共育湾区优秀科创人才,促进高校优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推进湾区高校协同创新。

  廖伊曼建议,三地政府可通过成立专门针对港澳青年科创人才来粤创业的实践基地,帮助港澳青年消除政务、资金、信息等各方面壁垒,支持三地科创人才合伙创业,实现人才共享,进一步加速三地青年融合发展。

  加强“四业”信息服务 建议开设大湾区一站式服务窗口

  为了便于香港青年了解广东情况,霍启山和郭基辉建议两地政府部门在广东省内成立专职办公室,围绕学业、就业、创业、置业(简称“四业”)、医疗等生活措施和信息提供服务,为香港青年提供大湾区一站式服务窗口。通过该平台,可定期为在内地的香港青年组织举办交流活动,增强青年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提案建议为两地青年交流举办主题化、专项化的活动,如以创新科技、绿色经济为主题,邀请各界代表共商政策,让青年交流活动形式更多元化。同时可举办分享会,通过邀请不同行业的代表或是过来人分享,解答香港青年关于“我去大湾区能干什么”的疑问,打通快捷了解信息、产业前景比对的渠道等,帮助香港青年找准定位。

  在鼓励科创领域的人才交流发展机制方面,廖伊曼认为有必要出台更明确、可实践、易推广的鼓励政策,她表示可发挥社会组织的补充作用,通过社会青年团体组织协助,推动港澳青年人才服务质量的精细化。“例如鼓励各界组织搭建大湾区科创及港澳人才政策的对外宣传窗口,让港澳青年首先通过线上方式明确政策信息;通过组织科创青年人才交流团,以实地走访的形式,了解、参与享受内地科创政策,进一步推动三地人才融合发展。”

  霍启山和郭基辉则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完善线上服务渠道,如在就业方面可推出“大湾区港澳青年招聘”专属网页,或受香港青年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定期更新各类企业招聘信息,方便香港青年了解企业需求和职位信息。同时,持续优化各项青年实习计划,增加广东省内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的地区、行业和职位,让香港青年有更多机会来到内地。

  配套措施

  01 子女教育

  开设“云课堂” 优化姊妹学校交流

  随着越来越多港澳青年来到内地发展,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普遍受到关注。自2005年广东省教育厅分别与香港教育局、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签署协议开始,截至2022年7月,广州市共缔结317对穗港澳姊妹学校(园)。郭基辉在建议中提出,应推动更多大湾区内地城市开设港澳子弟班及港人子弟学校,以更好满足港澳子弟多元化的就学需求。

  霍启山建议优化粤港两地姊妹学校的交流,如通过国情和通史类的“云课堂”,让两地多所学校的学生同步在线上也能实现互动交流。

  为了帮助香港青年减少到内地城市发展的障碍,他建议姊妹学校间开展主题性交流,进一步深化工作及活动层次,让香港学生在学校阶段了解大湾区最新发展,加深对大湾区的认识。

  02 医疗交通

  扩大“大湾区青年卡”在内地使用范围

  在医疗和服务配套方面,郭基辉则建议进一步扩大港澳居民“回乡证”在内地的应用范围,如银行服务、企业注册登记、内地购房、医院网上预约看诊等,为在内地的港澳人士提供便利措施。同时,建议扩大香港医疗券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适用范围,纳入更多符合特定条件的医疗机构。据了解,截至2022年5月,仅深圳港大医院被香港特区政府列入“医疗券”在内地的使用范围。

  他也建议扩大“大湾区青年卡”在内地的使用范围。据了解,由大湾区青年基金、中国银行(香港)等单位联合推出,从生活、旅游、购物、娱乐等方面为青年提供支援。如手持“大湾区青年卡”可轻松乘搭高铁、城际、地铁及公交等交通工具,更方便港澳青年出行。

  统筹:南都记者 蒋臻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受访者供图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