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蔚磊 詹德斌:加强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31/2023 10:11:43 AM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0 次浏览

加强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

2023-01-31 作者:张蔚磊 詹德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是我国区域国别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步伐的加快,区域国别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大批满足国家重大政策研究需要的高质量区域国别学人才,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人才培养创新是学科发展的有力支撑。现有区域国别学人才队伍还不能形成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不能完全适应我国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的需要。首先,人才培养起步晚,参与高校少。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在233所开设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6所开设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中,明确开设“国别与区域研究”二级硕士点或方向的高校只有20所,占比仅为8.58%,开设博士点的高校只有8所。在政治学、经济学、世界史等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立“国别与区域研究”二级硕士点或方向的高校有10所,博士点8所,在多个一级学科之间交叉设立区域学的高校有10所。多所高校区域国别学的二级学科点开设于2022年,人才培养经验不足。此外,当前区域国别学主要依托外国语言文学和政治学这两个一级学科,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均受限于原有学科的教学资源,导致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高质量人才培养途径狭窄,较难形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

  其次,人才培养数量少,质量有待提升。有学者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53种官方语言,但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招生语种仅覆盖其中20种语言。笔者研究发现,虽然此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大幅增设了非通用语专业,但非外语类院校开设的语种仍较少。另外,我国高质量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缺乏。一方面,外语(含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缺乏对某个具体国家或区域的全面了解,缺少贸易、法律、国际政治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区域国别研究的前提是要掌握对象国的语言,而大多数专业领域人才(含经济、金融、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等)不具有对象国的语言基础,导致区域国别研究难以深入进行。

  最后,研究缺乏田野调查,领域单一。区域国别研究较多依赖于英文二手材料,缺乏原始资料积累,研究内容主要停留在对象国历史或现状描述、事实和现象罗列的阶段,缺乏深度分析解释和对宏观问题的理论建构。这是由于在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期缺乏扎实的田野调查,进而使研究脱离实际,也限制了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延展。我国高校多聚焦英、美、法等大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对于中小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关注较少;研究内容偏向国际政治,对对象国的历史、地理、文化、人情关注较少;多数区域国别教学和研究使用英语作为中介语,影响了研究者获取具体国家或区域相关信息的准确性。此外,有些研究只聚焦于其经济或政治某个单一领域,缺乏对该国家或区域的整体性研究。这也间接导致了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才工作单一、话语权不足等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开展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统筹分析全国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统一布局,有效安排区域国别研究聚焦的具体国家或地区,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建立人才能力指标体系,包括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协作交往以及实践能力等,从素质、知识、能力三个维度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问题为导向,采用项目式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以专业为出发点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的全链条育人机制。例如,本科阶段采用跨专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阶段采用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增强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第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其一,高校应打破学科壁垒,全面整合校内多个学科、研究机构的资源,从学校层面整体规划,优化升级原有的学科布局,按照学科大类进行人才培养。其二,参照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制定有本校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培育交叉学科师资力量、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研发区域国别学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开展国内外校际合作和机构合作等。其三,确定三个“关键”,即高校应充分利用外语教师的语种优势,或根据地方发展规划增设非通用语种以确定“关键语言”;结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国家和地区确立“关键国家”;结合原有的重点学科或特色学科确定“关键领域”,重点培养“区域通”“领域通”人才。

  第三,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一是课程内容。应涵盖对象国家或区域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军事、安全、地理等内容,形成以实体对象为核心的全面知识体系。二是课程门类。开设区域国别理论、非通用语言、多学科研究方法论等课程。如国际规则课程、国际组织课程、田野调查实践课程、中国国情课程、目标国家语言课程、目标区域国情通识课程、国家或区域在同一领域的比较课程等,以培养具有全球背景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区域国别学人才。三是课程模式。采取多学科选修课、“拼盘”课程、线上线下课、系列大讲堂、学术研讨会、名师跨校授课、海外学习等方式。同时,组织多学科学者对区域国别学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教材等进行系统化、规范化论证,并根据国家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机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别与区域高端外语人才培养国际比较研究”(22BYY08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关键词:学科;人才培养;区域国别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刘星)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