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敦荣,邵剑耀—普及化高等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4/20/2023 9:59:11 AM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0 次浏览
别敦荣,邵剑耀—普及化高等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
别敦荣等 高等教育研究 2023-04-19 17:01
作者简介:
别敦荣(1963-),男,湖北洪湖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战略与规划、高校教学与评估研究;
邵剑耀(1996-),男,浙江绍兴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从未缺场或离席。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现代化相偕同行,共同支撑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普及化高等教育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所需动能。当前,中国式现代化仍在路上,还需不断地推进与拓展。为此,应通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加快培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在兼顾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基础上全面提高高级专门人才供给质量,同时还需筑牢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普及化高等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地得到了推进和拓展。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不可分割,普及化高等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没有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高度发达,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普及化高等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进力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高质量普及化高等教育几乎是必由之路。
一、普及化高等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高等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深远、深刻而复杂。尽管中外现代化的肇基存在时序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但高等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却如出一辙,高等教育既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萌发的要因,又是重要的现代化推进剂。在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从来没有缺场或离场,而是发挥了积极的动力源泉作用,特别是20世纪后期以来,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显著。中国有悠久的文明和教育传统,但晚至19世纪后期,现代高等教育才在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开拓发展中得以肇始,在此后的100多年里,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相辅相成,共同支撑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1.高等教育与中国现代化相偕同行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与中国现代化同时开步,开创了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之先河。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个时期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封建社会尘封中国历史2000多年,在欧洲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走上现代化之路以后,中国社会仍然止步不前,直到欧美列强于19世纪中期用坚船利炮敲开国门,中国才发现现代化的威力,开明的中国人看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一场保守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拉锯战由此在知识界和政商界拉开帷幕,以开洋务为先声,中国社会现代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洋务运动不仅引进了现代工商业生产和经营模式,而且引进了现代文化科学及其传播组织方式。天津大学、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前身在洋务运动的大潮中得以创立,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发端,是推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洋务运动本身虽然失败了,但它所开创的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方向和路径没有终结,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为现代高等教育载体,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大学都得到了保留,并在我国后续的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现代化是后发的。幸运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现代化相偕同行,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民国时期,尽管社会局势动荡不定,内忧外患不断,但中国现代化的大潮势不可挡,现代产业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主要城市,现代经济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高等教育在现代经济产业体系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据统计,1922年,全国公私立大学达20所,包括国立大学5所、省立大学2所和私立大学13所。到1931年,全国立案的大学(含专科学校)共计84所,其中国立大学有18所,省立大学有33所,私立大学有28所,中央政府各部会设立的类似专科性质的大学5所。[1]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提速,特别是在“一五”计划时期,工业现代化建设大规模展开,相关行业部门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有效地满足了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也奠定了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据统计,1949年,全国直接服务国家工业化生产的工科院校为28所,至1953年10月,全国共有工业院校38所、农林院校29所、医药院校29所。[2]在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时期,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瞄准了普及化,当时提出:“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的和自愿的,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我们将以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普及高等教育,然后再以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来从事提高工作。”[3]这是我国最早将高等教育普及化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相关联的发展政策要求。非常可惜的是,当时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尽管党和政府有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迫切意愿,但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教育水平还不足以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高等教育与现代化进程未能形成相互支持、持续升级发展的有效机制。
2.普及化高等教育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自19世纪中期以来,我国现代化发展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但囿于基础弱、底子薄、经验不足,所以,借鉴学习多,自主创新少,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才真正走上自觉的中国式道路。到党的十八大前后,中国式现代化的雏形初步形成,中国现代化建设由此迈入了历史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建立在艰苦探索的基础上的,是博采众长、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沃土的伟大社会实践。现代化表现在科学技术、经济产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等各方面,但其内核在于人的现代化,是人支撑了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各行各业改革发展持续推进,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和发展成就不仅造福了14亿人民,而且为世界各国所惊叹和赞誉。现代化是人建设的,人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现代化发展水平,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直接决定了从事社会生产与服务的劳动力水平。这一点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反映。
在整个20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长期维持小规模办学、小幅度增长的发展方式,高等教育对社会人口素质提高的影响比较小,高等教育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人们在考虑经济增长需求的时候,往往更重视资本、技术、设备、订单等要素,因经济产业规模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和容纳量有限,高等教育增长常常受到严格的控制。例如,1983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计委发布《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指出,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把教育定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之一。为使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得到落实,迫切要求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为“四化”建设培养和输送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各类专门人才。报告提出的加速发展计划和设想包括:全日制高校年度招生人数由1982年的31.5万人增加到1987年的55万人,在校生规模由1982年的115.3万人增加到1987年的176万人。[4]到20世纪末期,《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的“九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为:“每万人口大学生数提高到约500人,18—21周岁学龄人口毛入学率提高到8%左右。”[5]这些政策文件精神说明,一方面,高等教育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另一方面,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持非常审慎、克制的态度。克制发展的结果是高等教育长期维持着精英化、小规模,高等教育对社会人口素质提高的影响非常有限,劳动力整体素质不足以支撑高水平现代化发展。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据统计,1999年,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159.68万人,比上年增加51.32万人,增长47.4%;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413.42万人,比上年增加72.5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6]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实现了由较小规模办学到较大规模和超大规模办学的转变,高等教育对社会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发挥了显著作用。据统计,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7]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总人数为11964万人,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达到8930人,比2000年增长5319人。[8]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脚步不断提速。据统计,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已上升到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7.8%。[9]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到21836万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上升为15467人。[10]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再向普及化的推进不是孤立的,这一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相辅相成应该不是巧合,而是必然。如果没有高等教育培养出的2亿多劳动力的支持,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取得重大的进展,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现代化建设也难有坚实的基础。如果说高等教育精英化和大众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催化剂,那么,普及化发展便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普及化高等教育及其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将是空心的,不可能拥有强劲的发展动能,更不可能实现发展目标。
二、普及化高等教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因素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幅美好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它的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技术、投资等,而人口素质无疑发挥着关键作用。人口素质的高低主要是由教育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了91.4%。也就是说,我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都达到了高度普及化水平,为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创造了非常稳固的基础。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将大幅提升国民素质,全面提高劳动力水平。毫无疑问,没有高度普及化的高等教育,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拥有强劲的动能。
1.普及化高等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所需动能
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一个国家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决定着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一个国家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或高等教育,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会存在显著差异。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充分说明了这个关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更低,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进入21世纪,不仅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发展达到较高水平,而且高等教育发展提速,教育发展成就为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统计表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10%,2005年超过20%,2012年达到30%,此后以年均2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量提升,2015年达到40%,2019年突破50%。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并积聚了大量的高层次人力资本,这些人力资本带来的红利支撑了现代化转型升级发展。据统计,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679亿元,至2017年达到827122亿元,以不变价计算,2017年比1978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速达9.5%,平均每8年翻一番,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约为2.9%。[11]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经济也受到重创,但仍保持了顽强的韧性。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3670亿元。[1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路径,要求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经济转型取决于多种因素,有经济因素,还有非经济因素。在非经济因素中,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制约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13]普及化水平是检验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紧密程度的重要指标,普及化水平越高,高等教育与社会各行各业的联系越紧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协调程度越高,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作用越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中等发达国家”并非国际通用的概念,而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一个参照。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被我国外交部界定为经济中等发达的国家有西班牙(中等发达的工业国)、葡萄牙(欧盟中等发达国家)、捷克(中等发达国家)、希腊(欧盟内中等发达国家)等。①考察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可以发现,它们达到普及化阶段的时间均早于我国。就毛入学率而言,西班牙在1997年超过50%,在2015年达到了89.7%;葡萄牙在2014年已达到65.6%;捷克在2014年已达到66.0%;希腊在2014年则达到了113.9%。[14]从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它们作为中等发达国家有着比较充分的高层次人力资本。尽管现在还难以回答是先有国家现代化还是先有高等教育普及化,但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言,高等教育率先步入普及化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加拿大、芬兰、新西兰等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在20世纪后期便突破了50%。2018年,全球高收入国家的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达到75%以上。在高等教育发展达到普及化阶段的76个国家中,进入中级和高级阶段的国家占比达到72.4%,接近四分之三,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15]从统计数据来看,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022年5月1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公布,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得到稳步提高。[16]无法想象,如果没有2.4亿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参与我国经济社会生产,中国式现代化会是什么状况!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不可缺少的高层次人才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口和人口的总体受教育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普及化高等教育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进行时,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到现在,面向未来到21世纪中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将朝着中国式现代化愿景前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体而言,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然,中国式现代化还要凝聚力量,未来建设发展任务更加艰巨,高等教育责任重大。从根本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我国人口素质的现代化。面向未来,为了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须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不仅毛入学率要实现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的提升发展,而且要在学生成人成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世界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数以千万计乃至数以亿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16-59岁人口为8.79亿人,其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亿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3亿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7亿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0亿人。[17]很明显,以这样的受教育人口结构,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是没有可能性的。幸运的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7.8%,处于普及化初级阶段,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假定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保持这个数不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比超过50%,则应达到4.39亿人以上。我国现有2.4亿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以现有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万人,我国需要20年才能达到目标。根据这个测算,我国普及化高等教育经过2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的累积发展,将造就2亿以上的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占比将超过50%。可以说,到那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才真正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高等教育造就的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将使各行各业生产服务方式和形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完全展现其超强的魅力。
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一个概念,也不只是一个美好愿景,而是有着具体而丰富内涵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维、多层、多要素的特点,在科技、经济、国家治理与法治、国家软实力、人民生活美好、绿色发展、国防等各方面都有明确具体多样的建设发展要求,而且很多要求的参照系是世界先进水平。这就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幅虚构的图画或可以买卖的商品,既等不来,又买不来,更不能指望有人会施舍,只能依靠自身将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口红利,依靠超大规模的文化、教育和科技组织为自身提供所需要的文化、教育、科技创新支持。
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支持,还提供不可缺少的文化、科技、智力支持。普及化高等教育机构在完成人才培养使命的同时,还承担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是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据统计,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技术转让合同数达19936个,比1999年增加约1.60万个;知识产权授权数达268450个,比1999年增加约26.72万个;专利出售数达15169项,比1999年增加约1.49万项。人文社科领域出版专著17361部,比1999年增加约1.11万部;发表学术论文373614篇,比1999年增加约23.31万篇;提交研究与咨询报告33689项,比1999年提交有关部门的应用成果总数约多2.82万项。[18]不难看出,这些成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文化强国建设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美好愿景,不能只谈经济,也不能只谈社会,还要谈教育,特别是要谈普及化高等教育。在信息化时代和智能化社会,要建成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须臾离开普及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雏形的孕育中,大众化高等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促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高等教育已经由经济社会的边缘逐渐向中心位移。普及化高等教育由初级向中高级阶段发展,将推动高等教育矗立于经济社会中心,使其成为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动力策源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三、发展高质量普及化高等教育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仍在路上,还需不断地推进与拓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甚至国际关系等多方面采取有力举措,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态势。促进普及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行动,而是一项推动各行各业全面现代化的赋能事业,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9]我国高等教育刚从规模上迈过普及化的门槛,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意义重大、需求强烈,政府和整个高教界应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为指针,从政策和行动两方面着手,全面推动普及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1.加快培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人类未曾有过的伟大实践,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其中所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无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他们将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方向,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新领域、新业态,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新智慧。他们在普及化高等教育所造就的人才队伍中处于前列位置,在经济社会各行各业都属于旗帜性人才。他们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代表了我国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高度,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质量和水平,以及在国际比较中的先进性。
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是培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导力量的根本路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我国高教界的理想,一些大学很早就提出了建设“东方哈佛”、“东方剑桥”、“中国MIT”的目标。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实施重点大学建设计划、“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计划,主要目的在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为各行各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它瞄准21世纪中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图景,布局和推进各项关键任务的建设发展。先导力量的培育和供给具有领航和牵引作用,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应担当时代所赋予的重任。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不只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也是普及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必然。所以,应当在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统筹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统筹规划和实施相关政策和建设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需要,应当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加大资源配置力度,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办学、自主发展权利,营造优良的办学环境和氛围,为高校减负,助力高校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高校应当转变办学思想观念,与政府行动保持同频共振,立足国家战略需要,以“世界一流”和国内国际比较优势为发展目标,更新发展定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先进科研设施和平台建设,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力和贡献度,对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发挥先导作用。
2.全面提高高级专门人才供给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庞大的社会事业。据统计,截至2021年9月,全国共有高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有1270所,高职(专科)学校有1486所,成人高校有256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3所。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443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为3496.13万人,在学研究生为333.24万人。[20]不论是从机构数还是在学人数看,高等教育都是不可小觑的事业部门。以3496.13万人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和333.24万人的研究生在学人数,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具有无可比拟的规模优势。如此超大规模办学,不但满足了数以千万计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而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战略支撑作用。
我国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空间很大,未来一个时期应当完成两大任务。一是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更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包括适龄青年和拥有接受高等教育意愿的成年人。如前所述,我国普及化高等教育还只是刚刚进入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尽管总规模有较大优势,但无论是普及化率还是对社会劳动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占比的贡献率,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在一个劳动年龄人口以中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对优势水平的情况下得到实现,如果保持现有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变,两步走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可能会推迟实现。因此,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应当满足更多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此同时,应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各行各业在职人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双管齐下,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的总体水平。为此,一方面,高校应改革教育教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接收更多各类新生源提供便利,扩大高等教育供给能力,特别要让在职人员进得来、学得好;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要改革劳动制度,为有能力、有意愿的在职人员脱产或在职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便利,以提高在职人员的学历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惟其如此,才能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基。
二是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当承认,我国普及化高等教育是通过短时间内的高速增长实现的,基础非常薄弱。1999年扩招之前,高等教育的基础数据都很低。据统计,1998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590所,专科(高职)学校432所;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为340.87万人,在学研究生19.89万人[21],分别占2021年相关数据的46.5%、29.1%、9.8%和6.0%。大规模持续扩招带来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条件的全面紧张,为维持正常的办学秩序,保证基本办学质量,一方面新建了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另一方面加强了现有高校办学条件建设,包括大规模招聘新教师。比如,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由1998年的40.72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86.55万人,增幅达到358.13%。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局面来之不易,适应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释放普及化高等教育红利,不但要重视规模增长,更要重视提高办学水平,培养更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不是对某一类或某一层次高校的特殊要求,而是对所有高校办学的要求。各级各类高校应当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治理综合改革,强化质量意识,造就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筑牢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基础
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不是孤立的,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经济社会累积发展的结果。它有两个主要社会基础:一是经济基础,也就是经济现代化水平,没有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不可能有高等教育普及化。经济发展水平从两个方面作用于高等教育普及化,包括向高等教育提出普及化办学要求,由此决定普及化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水平;为普及化高等教育提供所需要的经济支持,决定普及化的办学条件和环境状况。二是教育基础,也就是高等教育前后两个阶段的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化和继续教育得到广泛认同为普及化高等教育不断扩大生源提供了可能。实际上,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共同构成社会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前文已对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所需要的经济基础做了较多论述,不再赘述,这里集中阐述加强普及化高等教育的教育基础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有牢固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以人民为中心和教育公平是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实践教育公平原则的要求。要扩大普及化覆盖面,提高普及化率,就必须让更多的人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教育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普及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就高等教育本身谈普及化,而应从整个教育系统来谈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普及化覆盖面的扩大往往意味着高等教育辐射到了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些人群原本因为教育基础或其他原因不能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普及化要向纵深发展,就要更有效地解决这些“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为他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使其达到接受高等教育应当具备的知识基础。我国基础教育普及化率很高,但质量提升空间很大,尤其是薄弱学校、边远和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不能完全令人满意。解决这些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问题,普及化高等教育就有了坚实可靠的生源基础。
除了与青少年的基础教育相关联,普及化高等教育还与成年人的继续教育有着复杂而多样的联系。普及化绝不只是高等教育适龄人群的事,还是社会成年人群的事。在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因为资源和机会有限,高等教育主要满足适龄人群的需要,对成年人群关注较少。随着普及化进程的推进,成年人群的高等教育需求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他们的继续教育需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继续教育是全民终身学习的基本形式,从理论上讲,全民终身学习可以建立在各层次教育的基础上,但更现实地看,普及化高等教育是全民终身学习的催化剂,更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的基石。发展普及化高等教育将全面孕育和激发继续教育需求,为全民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反过来,发展继续教育,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将为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营造健康适宜的社会文化,全面提升国民素养,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文化内涵。高校已经成为继续教育的主力军,应当从继续教育量大、面广、需求多的特点出发,完善继续教育体系,丰富继续教育内容,开发继续教育新课型,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不断增强继续教育的个性化定制及其可获得性,增强继续教育服务人的现代化功能,从而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文化基础。
注释:
①详见我国外交部官网“国家和组织”栏目的“国家概况”部分。
参考文献:
[1]庄俞,贺圣鼐. 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99-100,123-129.
[2]别敦荣. 回归还是超越: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愿景[J]. 高等教育研究,2021,42(8):36-44.
[3]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办学经验总结专号),1958,(S1):1-5.
[4]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J]. 高教战线,1983,(6):2-3.
[5]国家教育委员会. 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J]. 中国高教研究,1996,(3):86-93.
[6]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tnull_841.html.
[7]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203/t20120321_132634.html.
[8]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 http://www.gov.cn/guoqing/2012-04/20/content_2582698.htm.
[9][20]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209/t20220914_660850.html.
[10][17]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 http://www.gov.cn/guoqing/2021-05/13/ content_5606149.htm.
[11]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EB/OL]. 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8/t20180827_1619235.html.
[12]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2-02/28/content_5676015.htm.
[13]别敦荣. 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基本逻辑[J]. 中国高教研究,2016,(3):31-42.
[14]别敦荣,易梦春. 普及化趋势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相关数据的分析[J]. 教育研究,2018,(4):135-143.
[15]别敦荣,易梦春. 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标准、进程预测与路径选择[J]. 教育研究,2021,(2):63-79.
[18]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K].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575,583.
[19]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s://www.workercn.cn/32841/201805/03/180503015335445.shtml.
[21]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tnull_842.html.
编辑部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
在线投稿
http://high.cbpt.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