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院长谈】高校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1/11/2022 7:48:02 PM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0 次浏览
【马院院长谈】高校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2022年05月31日 14: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刘力波 张子崟
关键词: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政课一体化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是对高校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指示和明确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方针的现实需要,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高校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既关系着一体化育人成效的彰显,也肩负着为大中小学培养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要阵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托学科、人才、智库等优质资源,不断强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核心之所在。同样,高校能否抓住“重视”“适应”“做好”这三个关键,也决定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认识、强化意识,切实发挥高校的引领示范作用
高校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视度,主要体现为对自身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认识不同频、共识不强烈,特别是大学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之间存在的“跨界”意识,成为制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因素。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是一个育人共同体,低学段传好“接力棒”,高学段才能更好地接稳“接力棒”,各学段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持至关重要。切实发挥高校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要从提升思想认识和完善体制机制等举措上下功夫。首先,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去认识,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去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进而催生出高校在推进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责任感、使命感等内生动力。其次,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从外部激发高校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特点,分别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纳入高校教学质量督导评估体系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师晋升、评奖指标体系,加强激励导向作用的发挥,切实提升高校和教师在推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获得感、荣誉感。从内部提高认识,从外部激发干劲,不断提升高校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实现思政课课程资源有效共享
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高校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供的资源与帮助要与其实际需要相适应、相契合,即不断提升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一方面,发挥高校的辐射作用,促使优质资源下沉。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比较而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众多、学科齐全,具有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主动担当使命,积极开展针对性调研,切实了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教研难题,通过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承担研究课题等方式,促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高校要加强对校史资源、红色基因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对古籍典藏的修复、保护、利用,深刻阐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极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进行文化资源共享,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独具特色的教学素材库,从而促使广大师生共同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另一方面,中小学要与高校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主动加强交流沟通。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相互配合,共享各学段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有效互动中不断提升全学段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稳步提升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水平
高校切实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必须要抓关键、抓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院和师范院校的力量,带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从师资配备上看,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高校和中学专职思政课教师在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小学思政课教师岗位编制政策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从队伍结构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多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培训体系较为完善,但部分乡村初中和部分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职化、专业化程度较低,这就造成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因此,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应从源头培养和在职培训两方面入手,促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一是统筹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增加思政专业师范生招生计划、实施小学思政课优师计划、卓越教师计划、小学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经过培训转任思政课教师等方式,补足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力量。同时,借助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在思政专业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强化一体化建设意识。二是通过定期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共同举办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手拉手”集体备课活动等方式,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提供切磋展示、提升突破的平台,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在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全体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着力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能力,朝着“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目标不断迈进。
(刘力波,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张子崟,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