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华:学科融合与高等教育创新——以澳门大学的实践为例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2/8/2022 1:55:30 PM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0 次浏览
宋永华:学科融合与高等教育创新——以澳门大学的实践为例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发布时间:2022-12-07
宋永华
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时代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同领域的知识及技术不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当前知识体系已呈现出开放性、共享性和关联性等特点。与此同时,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相互融合渗透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面对国家发展战略实施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对人才和科技的重大需求,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及学术研究创新的必然举措。多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学都将打破学科专业界限作为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并积极推动跨学科、跨领域学术研究。从教育理念、制度机制到知识创新等不同层面,持续进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进展。 所谓学科融合,就是在不同学科独立发展的基础上,以解决前沿学术难题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驱动力,主动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通。学科融合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项具体实践。学科融合的理念要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当中,贯彻融入到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学科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可表现为优化大学教育模式、成立具备跨学科性质的学术单位、设立交叉学科课程、建设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和推动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等不同层次的具体形式。 一、学科融合与人才培养体系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由低至高可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从纵向角度,这也是学生个体从“成人”到“成才”的发展过程。在这个体系中,学科融合可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并分别在三个不同层面呈现:一是在素养培育层面,学科融合充分体现在全人教育理念当中。特别是在以“育人”为主要目的的本科低年级阶段,大学可以利用多学科的资源,发挥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优势,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空间;通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培养学生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及自主学习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在通识教育中拓展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训练,培育学生所需的核心能力。二是在知识学习层面,学科因融合的维度和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包括交叉学科、超学科、跨学科、多学科、学科内等,主要体现在本科高年级和硕士阶段。一方面,学科细化为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提供条件与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也通过个人学习,促进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整合,实现知识在学生个体上的综合化和一体化。三是在学术研究层面,学科融合有了更广阔、更高层次的体现。学生进入博士阶段,将开展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的学术研究,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开放合作,学术研究在知识的交叉融合和互补中实现创新和突破。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和能力、协同创新,推动解决科学难题,创造新知识,产出研究成果。 经过多年的探索,澳门大学(以下简称“澳大”)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实践,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全人教育理念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层次的支撑,从顶层推行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和知识转化的“P.I.C.K.”研究策略,把学科融合的理念贯穿在澳大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中。在本科教育阶段践行“全人教育”的理念,建立起包括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社群教育及研习教育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目前,澳大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住宿式书院系统。学校发挥书院系统与学院的协同育人优势,本科低年级阶段实现全人教育与学科融合充分结合;在硕士教育阶段,学校践行“知识整合”的理念,在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及研究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创建并优化学科前沿课程和交叉课程,协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跨学科、跨领域人才;在博士教育阶段践行“协同创新”的理念,致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更好发挥研究水平和能力的环境,促进跨学科、跨领域学术研究的相互启发和交流。以开放、合作和资源共享的创新模式,鼓励学院、学系以及博士生个人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参与学术合作,实现优势整合互补,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二、学科融合的策略与措施 在大学传统的学院体系中,“系”作为一个主体,强调术业的精专。一直以来,大学的系与系之间,甚至学院与学院之间一直存在较为明显的边界,缺乏学术研究上的交流合作。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人才的需求,大学日益注重培养学生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这些需要通过推动大学系与系以及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合作来实现。因此,国内外不少大学逐步推动建设具有多学科、跨学科背景的学部及研究所,并不断推出交叉学科课程。学科融合已经成为大学学科建设的必然趋势。在推进大学对学科融合的实践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明确具体研究领域或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二是完善制度配套鼓励人员参与合作;三是构建合作实体空间。 近年来,澳门大学持续推进学科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成立协同创新研究院这一独立学术单位,并将其作为促进学科融合和协同创新的主要平台。同时,在协同创新研究院建立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认知与脑科学三个研究中心。通过这三个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鼓励科技和人文社科领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并致力培养跨学科人才。学校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及具体情况,主要从三个策略方向积极推动学科交叉研究:一是重点针对澳门本地、大湾区、国家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及国际前沿学术科学难题,确定研究方向和项目;二是推动校内跨学科人才团队交叉融合,根据具体项目从各学院组建研究人员团队;三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注重虚实结合,以“双聘制”为支撑。澳大的学科交叉研究机构以“重实体、虚架构”为特色。科研项目、研究空间和科研设备均为“实”,而项目团队、研究方向和合作方式均为“虚”,具有灵活性。此外,为鼓励校内跨学科交叉研究,澳大推行学院、研究院“双制”。每位研究人员隶属于一个院系学术单位作为“学术母单位”,同时也可加入研究院或研究中心作为“主要/次要单位”开展科研工作。澳大对研究人员在交叉学术合作平台上的工作量、晋升方式等做出了合理清晰的规划,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果将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 澳大的学科融合实践和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学科融合推动科研创新。依托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澳门大学充分结合澳门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所需,开展具有针对性和特色文理跨学科研究项目。 一是充分结合澳门发展特色,加强跨学科、跨学院的认知和脑科学研究。重点围绕神经决策与行为成瘾、脑与语言认知、儿童发展、认知老化和脑疾病四个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学校通过整合大学不同学院、不同领域的专家设立“游戏和赌博成瘾的认知机制”“跨语言处理中的执行功能:基于神经认知的研究”两个项目研究。项目选题充分结合了澳门作为多元文化、多语地区和世界娱乐之都的发展特色。在设备方面,配套建有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系统供研究使用。在人才队伍方面,整合了学校共8个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心的实体空间里共同开展研究。 二是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际所需,开展基于数据的跨领域研究和跨境数据流动研究。主要围绕两个领域开展研究:“用户互通与社会协调——基于数据的跨领域研究”主要通过数据研究互联网用户的互动模式和影响;“跨境数据流动的制度建设与第三方平台设计”,聚焦研究横琴与澳门的跨境数据流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与发展。 (二)学科融合推动教育创新。近年来,围绕产业多元及科技创新对人才的要求,澳大推出两门特色交叉学科硕士课程。 一是数据科学理学硕士学位课程。该课程体系设有4门大数据领域的基础课程,包括数据科学编程引论、数据科学和数据可视化、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及机器学习工具。基础课程主要由科技学院提供,同时,设置了由不同学院提供的8门专注领域课程。学生需要研究如何把大数据实际应用于其专注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应用(科技学院)、市场营销分析(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科技(工商管理学院)、数据战略与合规管理(法学院)、精准医学(健康科学学院)、计算语言学(人文学院)、教学分析(教育学院)、智慧政务(社会科学学院)。学生根据指定专注领域的学习计划注册课程,并完成被分配课题的项目报告。该学位课程以多学科课程为特色,由校内不同学术单位共同合作,以数据科学为核心,培养学生把数据科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包括人文社科及理工医药学科领域的能力。 二是认知神经科学理学硕士学位。该课程分为必修学科、两组选修学科及项目报告四个部分。除了3门必修学科(认知神经科学范畴),学生必须在第一组选修学科中选修2门科目(包括磁共振成像、计算认知神经科学、生物统计学共3门科目),在第二组选修学科中选修3门科目(包括涵盖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范畴共14门科目),最后完成项目报告。课程将有效协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在神经语言学、神经教育学、神经经济学、神经影像学和类脑智能等方面用于探究大脑功能的知识与创新研究方法,从而培养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的时期,科学研究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大学人文社科与理工医科的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通过相互融通,不断推动教育和科研的创新。可以说,学科融合成为了高等教育服务区域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助力国家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澳门大学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和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并通过创建和优化学科交叉课程、建设实体平台以推动文理学科融合研究创新等,探索学科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未来,我们还将不断深化、优化相关实践,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发展所需、具备知识整合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促进学术研究并创造更多科研成果,助力澳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11月27日在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