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勤 | 2023年:世界变乱交织,变局中孕育变革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6/2023 4:11:30 PM 来源:解放日报 0 次浏览
2023年:世界变乱交织,变局中孕育变革
2023-01-05 作者:廖勤 来源:解放日报
一路颠簸行来的2022年终于抵达终点,“交棒”2023年,开始新的征程。
回望2022,地缘冲突、通胀“高烧”、极端气候、疫情波涛……世事纷扰不宁。
然而,同样在2022,多边外交复苏、大国关系校准航向,年末还有世界杯“福利”,似乎又在治愈世界,提振人心。
立于2023年的起点,远眺未来一年,这个变乱交织的世界将走向何方?
期待与担忧交织
2022年底,益普索就2023年前景做了一项全球民调。结果显示,经历了充满挑战的最近两年后,大多数人对2023年难以乐观,对世界经济、环境和安全感到担忧。
在一些全球分析人士、主流媒体眼中,“不可预测”“更加不稳定”“高度动荡”等也成为描述2023年世界图景的高频词。
你心目中的2023年世界图景是怎样的?面对这个问题,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用“不确定性”与“碎片化”两个关键词来形容。
“世界处于大变局过程中,政治、经济形势密切联动。总体而言,不确定性将明显增多,运行机制趋于碎片化。”
政治层面:地缘政治因素呈现上升势头,热点与潜在冲突点增加。
一是乌克兰危机在2023年恐难结束。战与和取决于乌东4州和克里米亚的归属。在这一问题上,俄、乌都不会轻易让步。
二是美国在印太地区将继续加强前沿部署和盟国体系。
三是朝鲜半岛、中东地区(伊朗等)等次级地缘政治热点仍有可能激化。
“整个欧亚大陆,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都有不同程度的地缘政治热点,随时引发紧张态势。但是,除了俄乌冲突升级以外,其他地方出现大爆点的可能性不大。”
经济层面: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经济政策以邻为壑,加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世界经济复苏前路艰难。
一来主要经济体之间难以协调宏观政策和措施。
二来世界供应链产业链朝着切断方向逆行,世界市场正常运行将越发困难。
三来美国2023年仍会继续收紧利率政策,促使资本回流美国。许多国家的货币将继续贬值,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能力进一步削弱,流动性变得异常紧张。
全球治理层面: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时期开始全球化、全球治理的“逆行”后,2016年、2017年前的世界治理运行机制已变得碎片化,有的失灵,有的出现裂痕。大国从合作状态走向竞争乃至对抗状态,过去国际“大家庭”的稳定共存局面正在消失。“逆行”势头至今仍未停止,且继续加重加深。
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傅梦孜来说,新的一年,整个世界依然处于动荡变革期,期待与担忧交织。
值得期待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变化是,世界卫生组织有望在2023年某个时候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全球卫生紧急事件。“这意味着持续三年的疫情防控将进入新阶段,全球将真正迎来开放,这将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相对乐观、积极的影响。”
令人担忧的是,地缘政治冲突延宕与影响深化将构成国际形势变化的最大风险点。
傅梦孜强调,地缘政治冲突有别于疫情。跨过疫情之坎,前面就是坦途。但是,地缘政治冲突会产生持久影响。因为地缘政治冲突是对抗性的,将导致国家之间的信任崩溃,具有长期性的心理影响。世界可能为此分裂成不同板块和阵营,并蔓延到一些具体领域,比如经济、安全、技术等。
“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到底会走向何方,尚无清晰的主流。”傅梦孜说,这对国际机制、组织都将是考验。尤其是对联合国而言,能否有效防止世界再次走向分裂,走向阵营对抗,将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
全球力量继续转移
2022年,诸多危机导致世界秩序严重失调。在前瞻2023年的一篇文章中,巴基斯坦资深外交官马利哈·洛迪评论道,美中对抗、俄乌冲突、全球力量转移等因素正在重塑全球格局,导致新联盟的形成和一些旧联盟的复苏。未来将形成什么样的世界秩序仍是未知数。
傅梦孜认为,国际力量转移、东升西降趋势将继续发展。但随着世界力量对比变化,建立何种国际秩序之争会更激烈。美国西方认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正在受到挑战,但在其他国家眼中,西方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只是由西方主导的秩序,是不平等、含有霸凌成分的,应当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黄仁伟指出,中国秉持不结盟政策,无意另建阵营,而美国试图建立由其主宰的国际秩序和盟国体系,以图围堵、孤立中国,实现经脱钩和政治遏制,很难做到,也根本做不到。
欧盟在乌克兰危机中吃了大亏,越来越不愿意绑在美国战车上,更不愿与中国“脱钩”。东盟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明确表示无意选边站,也拒绝与中国“脱钩”。即便美国“印太战略”支柱之一、“奥库斯”成员的澳大利亚也在转变。澳派外长访华、任命“中国通”前总理陆克文出任驻美大使,这两个动作透露出澳外交政策正在发生变化。
“这些都说明美国强化盟国体系的战略意图难以得逞。此外,中东、非洲、拉美等广大中间地带国家,都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并未追随美国。这是基本态势。”
热战难止?中美何往?
若干年后回忆2022年的国际局势,2月一触即发的乌克兰危机,8月千钧一发的台海局势,想必会立即跳出脑海。其背后关乎全球战略态势变化和大国角力,其影响也将延伸至2023年乃至更远。
人们深切关注,新的一年,俄乌冲突这场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地缘热战将往何处去?中美关系,这对攸关世界和平稳定的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又会如何演进?
就乌克兰危机走向,傅梦孜预计一时半刻难现和平曙光。表面来看,冲突发生于俄乌之间,但本质上是俄美之间的较量。俄国内转圜余地有限,美国也无意尽快止战,以便继续削弱俄罗斯。所以冲突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排除在切入谈判模式前为取得博弈筹码而有新发展,甚至出现更大风险性事件。
黄仁伟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可能是关键时间窗口,有迹象显示双方可能有大规模军事行动。俄正在做新的战役准备;美大量对乌军援特别是防空武器将开始到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停战前往往会发生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目的是为了在后续谈判中占据制高点。”
就中美关系前景,傅梦孜指出,巴厘岛峰会一定程度上使自由落体式的中美关系止跌回稳。但由于美国不会改变对中国的定位——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可以预见的是,新的一年,美国将继续发展以竞争为导向的对华关系,加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所以,2023年,中美关系可能难免出现紧张,最大挑战仍是台湾问题。但由于彼此都有管控危机的心理诉求,双方会在反复试探中保持关系相对企稳的态势。
黄仁伟表示,需要看到中美关系的两重性。一方面是战略竞争将长期存在,竞争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是双方都要控制竞争,避免走向对抗甚至冲突。这是中美元首巴厘岛峰会达成的底线共识。
“值得警惕的是,中美关系的地缘政治因素风险变大。”黄仁伟说,台海局势可能依然紧张。此外,在南海一线,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再到红海、地中海的海上丝绸之路,美国将试图加以控制,阻止中国实现海上丝绸之路。这些都将给地缘政治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世界经济:衰退?修复?
过去一年,世纪疫情叠加地缘风暴,通胀、能源、粮食危机丛生,美国连续激进加息又搅动全球市场,无不为2023年世界经济走势投下浓重阴影,衰退似乎迫在眉睫。
不过,在傅梦孜看来,2023年的全球经济将处于修复阶段,更多地需要培元固本。用开车打个比方,全球经济将从怠速转向行驶挡,但不具备立马驶入快车道的条件。
全球范围来看,发达经济体中,美国未必因连续大幅加息而陷入衰退。一个积极迹象是,2022年第三季度,美国GDP修正值为3.2%,超过预期。美国之所以持续收紧利率,除了出于抗通胀的目的,还说明美国一些宏观经济条件能够支撑较高利率。
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中,中国、东南亚国家、印度、中东个别国家的经济形势可期,但是非洲、拉美、南亚等不少国家处境艰难。各国需要考虑公平公正,关注民生和两极分化,回应社会底层的诉求。
但傅梦孜提醒,2023年,世界经济需要警惕金融风险以及潜在的金融危机,部分国家或将面临新的金融海啸。因为经过三年疫情,很多国家的经济财政实力损耗很大,出口创汇能力下降,债务负担加重,再加上美国持续加息,增强虹吸效应,因此资金链断裂风险极大。
黄仁伟表示,乌克兰危机的已有影响将延续乃至加重。如欧洲经济走衰,以及能源、粮食危机,尤其是粮食危机将比2022年加重。因为2022年乌克兰尚有前一年的库存可供出口,但冲突造成2022年绝收,导致2023年库存大减,供应能力将大大削弱。
中国发展是世界机遇
依凭公正的国际立场,可观的经济体量、话语分量及外交能量,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版图变化的重要因素。新的一年,世界可以对中国抱有哪些期待?
两位专家都提到,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
“面对动荡变革、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2023年,中国将继续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从中国将考虑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可以得到印证。”傅梦孜说。“一带一路”沿线多是发展中国家,渴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如今又处在困难时期,它们对“一带一路”会有更大诉求和殷切期盼。所以,在世界再出发之际,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能为发展中国家走出困境带来希望。
黄仁伟表示,10周年的节点是推动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会。一则可以有重点、有区别地推进“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二则数字、绿色、健康丝绸之路三个“一带一路”新形态将大有可为。
谈及中国带给世界的机遇,傅梦孜说,2023年及更远的将来,中国可以为世界提供三重机遇:开放的机遇、大市场的机遇、创新发展的机遇。
“对中国自身而言,2023年的主题是稳住国内经济,争取增长提速达到5%到6%。中国的发展就是世界的机遇。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加快,就能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大增量,进而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黄仁伟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