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知行合一 青春向党勇毅前行——贵州大学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6/2023 4:44:04 PM 来源:光明日报 0 次浏览

踔厉奋发知行合一 青春向党勇毅前行——贵州大学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5日 05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贵州大学】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中,贵州大学师生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牢记“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弘扬“师之大道”,培育“业之大才”,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实绩实效。全校上下形成学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强大声势,“党旗领航”大宣讲、“青春向党”大宣讲、“同心向党”大宣讲相得益彰,让广大师生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实现宣讲内容、形式、效果“三统一”;激励青年学子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如今,听党话、跟党走、能吃苦、有闯劲、肯奋斗,已成为贵州大学广大师生的行动自觉。


明大德:深刻领悟思想伟力

  “我是学生宣讲员杨淑君,我先用‘1、2、3、5、6’这五个数字跟大家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2022年12月15日,贵州大学“青春向党”青年师生宣讲团新推出的一期融媒体作品在同学们的手机里播放着。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贵州大学党委引导学生“自己的故事自己说,身边的故事大家传”,注重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影响学生。学校把微视频宣讲作为有力抓手,选定有“故事感”的同学作为讲述人,通过有“代入感”的实地场景和有“表达感”的讲述,结合学生所思所想所困,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照亮大家心灵。

  学校党委以“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组成包括了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老师、党宣部门教师和学生骨干的八支宣讲团队,分别对应“青春献礼,强国有我”“科教兴国,谋划长远”等八个主题;“辅导员传习社”建立团队“菜单”,用“身边事、小角度”讲清“大道理”,增强“学生语言”在宣讲中的比重,让定期宣讲成为启发思想、启迪智慧、鼓舞精神的学习平台。

  在学校党委组织下,研究生们成立了“溪山青语宣讲团”,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论述,以“小故事”讲“大道理”,在校内宣传宣讲脱贫攻坚中涌现的贵大身影,疫情防控中“逆流”的贵大担当,创新创业中夺魁的贵大故事。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幕后英雄”走上宣讲台成为“校园模范”,让参与宣讲会的同学们感受到“民族脊梁”就在身边。

  至今,贵州大学研究生“溪山青语宣讲团”已走进全部研究生宿舍楼栋,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理论宣讲全覆盖,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东校区10栋宿舍举行的“书金句·悟精神·颂党恩——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书法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给楼栋的同学们,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


立大志: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

  “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全国最美大学生”博士生张建,出征湖北鄂州坚守抗疫最前线54天的博士生林洁如……在党的旗帜引领下,贵大学子将“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融于血液之中,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了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并转化为立志勤学、奋发报国的实际行动,贵州大学在党员中实行“一栋楼一个总支,一层楼一个支部”,在研究生宿舍区建立“宿舍党支部”,提高党组织覆盖面,创新基层党建模式,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子向党组织靠拢。贵州大学研究生党员在关键时刻带头学习、带头行动、带头实践闻名于校,“三带工程”已经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书记校长亮点工程项目。

  2022年12月12日,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里气氛热烈,师生们正在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心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建设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将发挥服务大数据产业的核心创新平台引领作用,解决行业存在的难点和痛点问题。我们将会迎来一个事业的大发展。”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少波说。

  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21年10月挂牌成立,这是我国大数据领域首个,也是当前唯一的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想要让数据信息更好地服务产业,需要强大的算力作为支撑。我们将持续开展算力调度和均衡技术研究,把社会上分散的算力资源进行调度并使用,实现数据价值化,助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服务全省发展。”李少波说。

  近三年,贵州大学新增国家级人才17人,2021年实现了全省大数据领域入选国家级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立项零的突破,引进高层次人才456人。全校目前共聘用特岗人才194人,其中168人为一流学科人才,10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农药学学科方向高层次人才数量和团队影响力跃居全国首位,新农药创制研究、农药及功能分子制备前沿探索等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担大任: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

  2022年11月29日一大早,党的二十大代表、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就赶到黔西南州贞丰县冬妹村,他此行是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看望这里的贵州大学驻村工作队。李建军说:“实现贵州现代化,就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贵州农业现代化。贵州大学既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要服务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

  和冬妹村一样,贵州大学奋战在全省乡村振兴一线的千余名师生和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助力乡村振兴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到行动上,贡献出新的贵大力量。

  “贵州大学茶学院是贵州茶产业的火车头。火车头要带好,要让人才和技术两个轮子一起转,带动贵州茶产业跑快跑稳。”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来到该校茶学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一院一品”工作中,茶学院党委与贵州贞丰县长田镇开展党建共建,在当地建立茶产品研发中心、茶艺培训中心和茶叶精制加工培训车间,长田早春茶交易额屡创新高,2022年交易量达35万斤、销售额8200余万元。

  贵州大学启动实施“博士村长”乡村振兴计划,在教授专家带领下,博士们走到田间地头为茶业、生态渔业、水果、竹、中药、蔬菜等12个贵州农村主导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和指导帮扶。“蔬菜女神”张万萍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威宁实施的科技示范项目累计为当地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产值达2亿元。同时他们在基层一线高质量完成了国家基金课题3项、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3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多项。

  多年来,贵州大学众多科研团队扎根贵州大地,按照“带着农民干、围着农民转、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的理念,用人才链、知识链对接产业链,为贵州减贫事业和乡村振兴作出巨大贡献,涌现出“干净茶”“潘核桃”“人民小酒”“张蔬菜”“龙猕猴桃”等一系列“贵大品牌”。

  (本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药创新和新农科人才培养

讲述人: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吴剑

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5日 05版)


  20年前,贵州的农村何等贫困,而那时的我怀揣梦想,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下走出了大山,当时的艰难情景还历历在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见证了贵州甩掉贫困落后这顶帽子,并十分荣幸地和很多年轻人一起在贵州大地上见证了“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缩影”。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倍感自豪也备受鼓舞,并深感历史机遇与责任之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作为绿色农药创造科研工作者,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开展基于天然产物、含氟杂环为主导的绿色农药创制研究工作。现已发现新农药先导10余个,候选农药2个,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项,专利转让经费1000万元,发展并产业化农药绿色合成新工艺1条,经济效益显著。

  作为团队核心成员,我初心未改,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践行学科带头人宋宝安院士提出和构建的“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贵州“干净茶”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并带动10多万农民脱贫增收。团队荣获贵州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个人获得2021年贵州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并助力团队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需要更多的优秀青年怀揣新梦想,不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沿着绿色发展的道路走下去。作为一名农药科技工作者、一名青年教师和一名老党员,我将努力作好创新表率、争当育人标兵,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扎根教学科研基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药创新和新农科人才培养当中,在教学科研实践中践行“科教融合、科教相长”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多彩贵州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本报记者吕慎、陈冠合采访整理)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