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高校在华跨境教育初探——基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境外高校办学实践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6/2023 7:18:47 PM 来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 0 次浏览

海外高校在华跨境教育初探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 2023-01-05 15:57 


海外高校在华跨境教育初探

——基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境外高校办学实践

苏州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

石 沙

 

独墅湖畔好读书。作为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坐落于园区的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自2002年成立以来,科教区已成功走出了以高端人才为引领、合作办学为特色、协同创兴为方向的发展路径,初步建成集教育科研、新兴产业、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科教区内新加坡国立大学、牛津大学等十多所境外知名院校汇聚,成为境外高校在华办学的一个重要高地,为苏州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注入了活力。分析借鉴这些海外高校在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办学模式和路径,总结把握其中的规律与特点,对探索我国跨境办学、助推新时期高校开放办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办学基本现状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位于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自2002年成立就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3+1”核心产业,相继布局建设了苏州纳米城、生物医药产业园、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国际科技园。在“名校引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下,先后引进了国内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聚集了一批高水平境外大学的在华基地,主要包括:1.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2.苏州工业园区洛加大先进技术研究院;3.苏州工业园区卡鲁生产技术研究院;4.代顿大学中国研究院;5.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院;6.SKEMA商学院(苏州)校区;7.悉尼大学中国中心;8.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9.苏州工业园区蒙纳士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10.南洋高科技创新中心;11.南澳大学(苏州)研究成果转化中心;12.梅西大学(中国)教育和创新中心;13.中韩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14.西交利物浦大学。在中外名校的集聚效应下,科教区充分发挥现代管理开放融合的特色,采取多种办学体制、多种办学形式、多种运行机制、多种资金投入以及多种培养模式,逐步使其探索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验基地,也为我国跨境办学提供了借鉴之道。

办学主要特点


科教区的境外高校办学主要有以下方式和特点:

1.以传统型教育教学活动为主

境外办学既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是种办学模式,一般有独立和合作两种境外办学方式。独墅湖科教区建构了从高职高专到硕博在内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机构,目前区内高校各类学生规模约为10万人,留学生总数超3000人,先后有获得全国首个拥有国内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和全国首个中外合作办学研究院办学于此。

西交利物浦大学创建于2006年,具有中国独立法人资格,处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领先地位。学校在过去16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办学层次从本科升级到硕博层次;办学规模逐年提升,西浦集萃学院、西浦慧湖药学院、未来教育学院、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数学物理学院相继成立,学校新校区创业家学院于2019年开工建设;全英语授课、本科2+2的办学模式深受家长青睐,办学质量受到社会认可:应用化学专业获得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认证,西浦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本科学位获得该专业认证的中外合作大学;国际商学院(IBSS)EQUIS同时获AACSB和EQUIS两项认证 ,且均以获认证的“最年轻商学院”创下商学院认证史上的记录。西交利物浦成绩斐然,俨然已是苏州乃至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展示的重要窗口。

境外高校在独墅湖高教区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研究生教育层次为主。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与东南大学合作举办的联合研究生院是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一所中外合作研究生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围绕苏州市主导产业,联合学院开设14个全英文授课专业,在纳米科技、生物医药、资源环境、市政交通、信息产业、软件工程、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联合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科技创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至今累计培养3300多名研究生。法国SKEMA商学院与南京审计大学联合举办了国际联合审计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举办了创业与创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乔治华盛顿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合作开设了金融硕士项目和国际会计学硕士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依托母体,与国内多所高校进行本硕联合培养,在疫情期间成为众多学子理想的留学之地。

法国SKEMA商学院苏州校区是其全球七大校区之一。秉持创新开拓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该校学生根据项目和专业,可选择在全球七大校区包括苏州校区流动学习。苏州校区开放型的环境和周边配套设施资源,使学生零距离接近中国市场,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管理实践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给商科学生以无限的探索机会和创新创业的可能。SKEMA开设本硕博教育及高管培训、暑期学校等,从首届79名学生,到现在每年接收800余名国际学生,SKEMA苏州校区已经成为整个亚太地区最重要也最具影响力的法国留学生基地之一。

2.以新兴科研创新活动为主

新兴的跨境办学主体除了直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还提供科研合作、培训和服务。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吸引境外高校、跨国教育公司等办学主体,设立中外合作创新中心21家,集聚国际知名企业新型研发机构近500家。以高端学科与高科技产业为依托,从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国际化科研创新机构,是海外高校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主要办学模式。

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是牛津大学在海外设立的首个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由牛津大学工程系、物理系、化学系和材料系的团队主导,聚焦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健康、环境与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功能材料、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园区内中方科研机构及重要的产业基础,有力支持了牛津大学的研究,也更接近中国市场需求,为英国、中国,乃至世界提供重大挑战的解决方案。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是德国历史悠久的理工大学,尤其在工程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科研实力,在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创新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经验丰富。KIT在苏州设立了全球先进制造研究所(GAMI),引进德国先进的制造理念和技术、推广智能制造,并支持中国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开展一系列产业相关的工程项目和服务。KIT牵手巴符州环保部门、环境技术协会,合作建立“江苏和巴符州环境技术研究跨国能力中心”(TRENT),定期举办工作坊、暑期学校等,将学术交流和环保领域的企业合作相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KIT成为中德政府、企业、高校间国际合作、联合研发人才培养的纽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

南澳大学(苏州)科研成果转化中心于2018年成立。南澳大学的产业化机构UniSA Ventures 在生物科技、新药研发、无人驾驶技术研究、太空卫星技术、新型材料等领域有突出成就,拥有关键技术和专利,以及一批成功孵化的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新设公司的福建天泰医药即是园区第一家与南澳大学合作的企业。南澳大学与中国的第一次落地合作,为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带来一批即将产业化的项目,更好地将南澳大学的知识产权在园区逐步进行转化或交易,也将服务苏州当地的优秀企业在澳洲拓展业务、资源对接和成果转化,从而创造商业价值,回报社会。

苏州工业园区洛加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梅西大学(中国)教育和创新中心、南洋高科技创新中心、中韩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都是公司化运营而创建的产学研高地,与传统境外办学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为科教区的教育科研国际化注入了强大活力。

海外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但服务于学术科研创新,也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服务是海外高校在独墅湖办学的另一主要宗旨,以悉尼大学中国中心、代顿大学中国研究院(苏州)为代表,作为与中国交流的澳洲领先大学,悉尼大学意识到世界对具有多元文化视野和高水平国际交流能力的人才将有诸多需求,想要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取得成功,树立真正的全球化视野,走近中国、了解中国必不可少。悉尼大学、代顿大学在苏州的研究院作为跨学科、跨文化的教育中心,为学生来华游学、企业实习、短期研修、学术合作提供支持,密切了中外合作关系,促进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2021年,悉尼中心特别为受疫情影响而未能前往澳洲的中国学生举办为期10周的同伴学习项目,为学子提供校园氛围,以及学习、讨论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场所。

启示


研究海外高校在独墅湖办学的发展与模式,对于我国高校走出去跨境办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学习价值。

1.办学定位须审慎务实

苏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古典与现代相融的城市气质吸引了众多境外高校集聚,形成了一定的教育规模。但仔细解析每个高校,普遍办学规模都较为适度,仅使用政府提供的办公楼宇而无独立的校舍,规避了校舍建设的大规模投资。之所以不追求高大上、大而全的目标,一方面是与学校的自身国际化发展和需求相适应,另一方面则对应苏州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重点倾向于能源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计算等新兴产业。务实合理的办学定位卓有成效,这对处于教育输出初步发展阶段的我国高校境外办学特别有借鉴意义。我国目前很多跨境办学机构或项目,在跨出国门前,没有合理规划,没有与境外高校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仅凭借国际化的办学冲动或某种一时利益的驱使,甚至借助中介机构实施境外办学,导致办学质量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境外办学是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长期战略,高校必须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科学谋划,对办学目标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市场、法律等做好充分前期调研,对办学目的、运行机制、国际政治等等做出风险研判和理性选择。若盲目出境办学,不仅可能存在人财力浪费的风险,无益于人才培养质量,更无益于学校乃至中国教育的国际声誉和影响。跨境办学的长期健康发展始于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判断。坚持资源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积极审慎,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从严办学,至关重要。

2.运行方式须合法灵活

观察科教区的境外高校办学机构、项目,除西交利物浦大学和东南蒙纳什联合学院外,均隶属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范畴,其余几乎均定位为独立的外资企业,进行商业化运作。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境外办学独立运作形式之一。若放眼世界,可发现有些目的国完全允许输出国境外办学机构、项目的商业化运作,且没有所有权和利润回报的限制;而有些国家则不允许输出国境外办学的商业存在,监管力度差异性较大。目的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生态、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国家战略等因素往往与境外办学的运行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新加坡政府鼓励世界一流大学在当地办学,先注册成公司,再向教育部提出申请获得办学许可,最后注册成私立教育机构。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相似点在于其对境内海外分校进行认证和院校审核,区别在于对学位的审核,马来西亚政府监管严格,而新加坡对海外院校授予的学位是否获得认可的评判则取决于当地市场,可见其商业性质或营利特征的境外办学特征非常明显。因此,探索适合我国高校教育输出且符合目的国政策法律许可的境外办学方式,仍然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另外,政府在机构、项目运行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保障的重要作用。作为经济强市、科技兴市的战略性举措,苏州市政府致力推进中外名校入驻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现代化功能,这成为境外高校集聚苏州的主导因素。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建校过程中,苏州市政府和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在校园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给予了许多支持,并给予学校项目建设资金补贴。但在法律和制度层面,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界定和分类不够明确,西交利物浦大学始终无法以事业单位法人资质登记注册,本应投入持续发展的盈余则需缴纳税款。机制上的障碍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制约这些大学的地位和发展。

 

结语


综上概述和分析,境外高校在独墅湖科教区的办学具有其独特的模式和特点,高度适应苏州地方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因而取得了不俗表现。伴随我国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影响力不断增加,我国高校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办学的需求必然会呈持续增长趋势。一些高校境外办学实践已经取得了成功,或开拓了海外教育市场,或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或实现了人文交流,总之加速实现大学的国际化成为大学具有国际显示度的重要标识。但同时,作为跨境教育初级阶段的我国高校也面临巨大挑战。在新的国际关系形势和全球疫情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提高认识,保持理性,顺势调整工作战略,把握我国教育的开放尺度,打造我国跨境高等教育品牌,于世界唱响!

 

 

文章刊载于《中外合作办学》2022年第4期

 

责编 | 郭玮

审核 | 梁秋莎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秘书处

东北财经大学跨境教育研究中心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