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哲: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功能探析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2/16/2023 11:11:15 AM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0 次浏览
裴 哲: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功能探析
裴哲 思想理论教育 2023-02-13 09:0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功能探析
裴 哲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论断将教育、科技、人才置于同一语境之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以及世界现代化历程而形成的对三者“集成”关系的深刻认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要素环环相扣又互相渗透,发挥着动力塑造、力量凝聚、安全保障、文明协调的“集成”功能。为更好地发挥三者的“集成”功能,应在厘清各领域工作重点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科教兴国战略的政治方向、体制效能、价值立场、实践导向与精神品格,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 科技 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这一新论断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遵循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形成的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规律性研判,将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提升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支撑”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相伴相生、同向互促的“集成”关系,并以“基础性、战略性”标识了三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意义。基于此,厘清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之间“集成”关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剖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三者“集成功能”的重要维度和实践要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集成”何以必要:教育、科技、人才的逻辑关系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要素不是孤立的,也不可能是孤立的,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展现出相互促进、相伴相生的“集成”逻辑。世界现代史也表明,现代化的进程需要三者作为环环相扣又互相渗透的要素系统来发挥整体性、集成性功能。
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教育、科技和“人”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揭示教育、科技和人才之间的关系,但阐明了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科技和“人”这三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之间不可分割、相互作用、彼此依赖的内在逻辑。马克思深刻洞察到“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因此,教育同科技的关系归根结底就是教育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科技进步影响着教育的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手段革新,为教育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教育则从事着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基础性要素。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3]这是因为教育可以将一个“简单的”劳动力加工成“发展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将经验手艺型劳动力转化为科学知识型劳动力,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4]而这也意味着,教育和科技两大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贯穿着必不可少的“灵魂”和“纽带”——“人”。
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理解“人”的本质和属性具有不同的维度。具体到现代教育、科技发展中,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审视。从现实性来看,人是参与生产劳动、开展社会实践的社会性存在。因而,人既是创造性地实现从教育到科技之转化的能动主体和“桥梁”,也是利用教育与科技来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主体。从理想性来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终极追求。在这种意义上,人是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最终目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事实上,现代生产强化了教育同科技之间的关联,教育、科技的进步将为人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被压迫到得解放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发展同社会发展是统一的。故而,教育、科技和人也会在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统一,这就清晰地表明了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实践逻辑
在治国理政的实践探索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顺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环环相扣的事实逻辑:科技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科技进步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推动,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教育先行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共识,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将创新置于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地位,将人才置于第一资源的地位,并不断根据世界科技革命的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的形势提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教育发展结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落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由此,毛泽东提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5]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基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国情做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命题,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蔚然成风,促使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20世纪末,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面对“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6]的迫切需要,江泽民强调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推动形成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在明确21世纪“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基础上,胡锦涛要求“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7]制定了人才强国战略,使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落到人才这个关键主体之上。可以看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有机统一的关系虽然还没有被明确地表达和揭示出来,但教育、科技、人才在实践中相互衔接、密不可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在事实上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已然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格局。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基础之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观点,将教育置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地位,并统摄教育、科技、人才,在大教育观、大人才观的视野下作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论断,意味着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之间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科学、全面。在“三位一体”的格局中,教育是先导,科技是动力,人才是主体,三者共同的核心关切就是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3.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历史逻辑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三驾马车”。世界现代历史表明,一个国家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和稳定,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例如,作为世界现代化的先驱,英国率先启动了工业化,并为了生产力的提升而加快教育普及、培养高素质人才,形成了三者之间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局面,最终使英国成为现代化强国。同时,这也反映出,对于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家来说,虽然在起步时其教育、科技、人才三个方面不一定是完全同步的,但是在发展起来后,三者是相互成就而不是互相掣肘的。因此,从整体上看,世界人才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往往是同构的,世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往往是重合的。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永久保持霸权,国家的强盛与否与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相关,更决定于该国相对于他国而言的经济实力。[8]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经济发展问题仍然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问题。但是,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型,更加突出知识和创新导向。因此,教育、科技、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当前,大国博弈、国际秩序、全球治理都在经历深刻调整,世界科技、人才、教育中心也开始出现转移趋势。在各国激烈角逐、竞相占据有利地位的背景下,我们应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相加的线性关系,而是立体的、“集成”的、相互赋能的关系。认识、把握和运用好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关系,也就把握住了全球竞争中的先机。
二、“集成”功能何以呈现: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了质的规定性说明,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了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主要通过三者的“集成”功能来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动力塑造功能: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9]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将有利于推进社会向创新驱动范式转型,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其一,为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深层动力。把握好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要素的“集成”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一体化效应,为现代经济源源不断地输送更高素质的劳动者,进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效率。更为深层次的是,三要素的共同支撑将有效促进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切换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的转化,提升产业体系创新效能,最终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二,为应对国际竞争提供坚强后盾。新时代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目标的完成,都需落脚到教育、科技、人才上来。将三者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来发挥“集成”功能,可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与团队,增强基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水平升级,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后盾,从而在攻克“卡脖子”问题、发展关键技术方面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其三,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供重要支点。在非均衡发展战略之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核心密码”。新时代,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弱势地区发展的诀窍,而教育是撬动村域、区域发展的重要支点,人才是激活乡村、地方潜能的核心主体,科技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因此,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是补齐现代化建设短板、优化经济增长结构、促进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力量凝聚功能:为发挥人民创造伟力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10]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功能,将实现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和惠及人民的统一,有利于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第一,增进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11]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协同推进,将渗透到人民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的普及以及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塑造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赋能人民群众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科技进步将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参与到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中来,真正使人民群众共享政治发展成果。第二,凝聚共同价值。重视教育、科技与人才的“集成”功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将个人的梦想同国家的梦想相统一的价值观,激发人民群众尊重科学、成长成才、科研报国的热情,凝聚起最大的价值同心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第三,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反映了我们党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善于汲取群众智慧和力量的立场和姿态,有利于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变自发创造为自觉创造,增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为现代化建设积蓄后劲。
3. 安全保障功能: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12]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将为我国抢占世界军事制高点、开辟强军事业新境界、提升国家战略竞争力提供关键支撑。第一,促进军事理论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相结合,有利于我们敏锐识别世界发展的局势,前瞻未来发展趋势,回应国家安全的现实关切,服务好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有利于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创新作战方式和军事力量运用方式,研究优化和完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实践路径,构筑坚实的国家安全屏障。第二,为装备现代化提供核心技术支持。“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13]与发达国家的军队相比,我国的军队武器装备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科技含量还不够高。因此,只有坚持自立自强,以科技、教育、人才为强军基点,才能不断重塑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促进武器装备的体系化、信息化、自主化、实战化发展;才能加快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发展,适应世界军事革命向太空、网络、深海、极地拓展战场的趋势;才能争取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抢占先机,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第三,强军之道, 要在得人;人才强军,基础在教育。运用好人才这一第一资源,需要聚天下英才,建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等各方面人才队伍,形成系统完善的人才梯队。只有不断加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队职业教育,并积极开展军事文化建设,才能全面提升军队人才水平和素养,塑造新时代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方阵,打造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世界一流军队。
4. 文明重塑功能:为创造文明新形态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4]新时代,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功能,有利于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更为和谐、均衡、可持续,不仅有利于加深对中国要建设怎样的文明的认识,还有利于回答世界要建设怎样的文明的问题。第一,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将教育这一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科技这一物质文明的重要载体,以及人才这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的主体统合起来,展现了对“人的发展”这一问题的深刻体认。而由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的“集成”所牵引的全方位的现代化,将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充分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一个具备终身学习机会、具有多种教育选择,科技发明频现、物质条件充裕,文化包容开放、尊重知识人才的环境,将更有利于涵养人的德性,提升人的素质,建设人的精神家园,造就全新的劳动力和全面发展的人。第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5]新时代,我们逐渐认识到了人的实践和认知的有限性,把握住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因此,坚持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有利于构建起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形成一条以科技修复生态、以科技保护自然的发展道路。“集成”功能的发挥将为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提供支撑,有利于我们通过人才这一主体,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又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进而留住绿水青山,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第三,展现中国智慧中的人类文明意蕴。教育、科技、人才在文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我国的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以及将三者进行“集成”的工作中蕴含着许多独特的中国智慧,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尊师重教、知行合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内在气韵,有利于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启发,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
总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涉及方方面面。除了上述的四个方面之外,在依法治国、文化发展、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教育、科技、人才也都将通过“集成”来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三、“集成”功能何以发挥:中国式现代化中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实践要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16]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既需要体现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点,也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以“集成”的逻辑发挥三者的合力,把握好政治方向、制度优势、价值立场、实践导向与精神品格等方面的实践要点。
1. 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7]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政治保证。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必须坚持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第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四个服务”导向,牢牢把握党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又要深刻把握教育领域党的建设的主要矛盾,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分析、解决教育领域内的现实问题,增强党的领导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第二,将党的领导作为科技事业谋划与实施的主心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保证科技事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破除体制机制阻碍,形成创新发展的合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人员推进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第三,坚持党管人才。要坚持新时代党的人才观,具备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既要不拘一格,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又要始终贯穿德才兼备的标准,保证人才规格,团结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
2. 制度优势: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的协同效能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因此,完成强国目标应该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领域工作的合力,增强组织效能。第一,通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基石。新时代,应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注重立德树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样的教育选择,开拓可持续的成长成才道路;建立公平、均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革新教育教学生态,促进教育由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提供绵绵不绝的滋养。第二,通过建设人才制度体系搭建桥梁。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能不能让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基于此,应构建完善的人才管理体制、工作体系,理顺人才培养、流动、激励、安全、服务制度以及留学、财产、专利、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制度,[18]实行开放、包容、积极的人才政策,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和提升用人主体和高层次人才的全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第三,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彰显成果。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制定实施具有前瞻性和约束力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体系,推进科技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构建战略性长期基础科学研究、变革性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先进信息网络、清洁可再生先进能源、医疗卫生和生物安全保障科技体系等国家科技创新体系,[19]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 价值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教育、科技、人才同人民群众的福祉息息相关,关系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更应该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立场。第一,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深刻认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国情和新时代科教事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更为充分、多元的就业机会,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将教育、科技和人才要素融入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之中。第二,坚持群众路线,善于发现和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必须做到“接地气”。科教工作要通过调查研究提炼问题、发现问题,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避免将研究成果束之高阁,要使教育、科技、人才要素深度嵌入民生工程、经济发展之中,促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社会变革和惠及人民的力量,使人民群众共享科教发展的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第三,坚持拜人民为师,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20]因此,开展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不能轻视人民群众的创造,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才能真正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参与感,创造出真正能够解决人民群众困难的科教成果。
4. 实践导向: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领域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变革将深深影响到其他领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为新征程上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破题的作用。一方面,要通过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改革创新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积极推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知识体系,勇于提出一些新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理论,在不断创新中把握发展规律、增强前瞻眼光,努力发掘新领域、开辟新赛道,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多的机遇、提供重要的动力;要积极推进实践创新,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新路径和新范式,为经济社会发展塑造新的动能和优势。另一方面,要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置于全球化进程中,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别国的有益成果,又要警惕其中的意识形态风险,在开放共生中推动现代化进程。我们应积极融入全球化,并把握世界发展与变革的大势,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撑和桥梁作用,强化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科技人文交流;应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科技前沿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5. 精神品格:在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中弘扬团结奋斗精神
当前,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既具有坚实的基础,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一方面,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建立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发展成果,人才红利也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还需要应对一些难以预料的外部风险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挑战。例如,我国的教育还存在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科技事业还面临着一些“卡脖子”难题和外部封锁,人才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阻碍,这些问题都成为制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短板”。面对风险、危机与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21]只有弘扬团结奋斗的精神品质,才能够把握机遇,转危为机,汇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伟力。基于此,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直面教育、科技、人才领域难啃的“硬骨头”,有效抵御各种风险,成功应对各种挑战;要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使更多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力量注入到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中来;要坚定把握历史主动,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把握战略机遇期、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接续奋斗。
参考文献:
[1][9][10][11][12][15][16][17][2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9.
[4]厉以贤.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3.
[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Z].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85.
[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75.
[8]孟庆龙.大国兴衰与更替的密码——《大国的兴衰》揭示的世纪性规律[J].人民论坛,2019(16).
[13]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 国防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大会暨军队院校 科研机构 训练机构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京举行[N]. 人民日报,2017-07-20.
[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18]赵永乐.从特色到优势:进一步提升我国人才制度体系的全球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18(6).
[19]张志强,陈云伟.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科技创新体系[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5).
[20]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