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尚荣:努力开辟实践育人的新领域、新赛道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3/16/2023 8:04:46 AM 来源:人民教育 0 次浏览
努力开辟实践育人的新领域、新赛道
2023-03-15 作者:成尚荣 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2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无论是新领域新赛道的开辟,还是新动能新优势的塑造,教育改革都将进一步聚焦并凸显一个重大命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唯此,我们才能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也才能从根本上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一、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教育的本义,更是对时代与未来之问更自觉更积极的回应与落实
何为教育?教育是关乎人发展的活动,不仅对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更要以道德的方式展开过程,让学生道德与生命共同成长,因此,教育学本质上是人学。一部《论语》,在我看来就是一部教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中国智慧教育学。读《论语》,一个个已故斯人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看到了人,看到了智慧的生长。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赋予教育的“天之大任”,正是帮助学生做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具有中华民族灵魂与脊梁的人。“大学之道”,也在于教会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些关于教育的本义,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我们虽都懂得,也不断明白,但是,似乎最明白的事也往往最容易被忘记,也最容易被忽略,最容易被误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将教育这一“常识”——培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再次提出来,无疑是对教育本义、本质的坚定回归,也在提醒和督促我们牢记教育的真谛与使命,也许这正是我们最不该忘记的育人初心。
值得关注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这样强烈。因为我们处在时代的伟大变革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有更高的历史站位、更深邃的洞见、更远大的前瞻,否则,我们很可能在平庸、肤浅上徘徊,自觉不自觉地与时代相隔离、与使命相偏离,因而落在时代的后面。
于是,我们选择以下几个重要视角来重新认识。其一,高质量发展视角。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与任务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本质,是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因此,教育的高质量归根到底是育人的高质量,而育人的高质量就高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育人的高质量抵及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旨归与核心。正因为此,教育的高质量才不会是空洞的,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才是生动活泼、五彩缤纷、可以触摸、可见可评的。因而我们才能深刻领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支撑、战略性支撑实质是育人质量的支撑和人才支撑。其二,“人才强国战略”的视角。“人才强国战略”掷地有声,震撼我们的心灵。以往我们都会引用的一句成语“国家栋梁”,正是这一强国战略的生动演绎与表达。“人才强国战略”促使我们确立起一个核心概念:今天坐在课堂的学生正是未来强国之人才。从学生到人才的转变、提升,首先需要教师从学生身上透视未来人才的身影,主要是理想、信念、智慧及人格。这一转变,关键在于今天的育人质量的提升。将育人质量置于“人才强国战略”之下,我们才会感受到使命的光荣与责任。其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视角。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一个紧密关联的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规定了育人质量的方向感,并提出了主动性、时代性、创造性。这是育人质量的灵魂和根本的历史动因,这当然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大计。
综上所述,不同的视角证明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提高育人质量首先是质量观问题,质量观的核心是人才观问题,质量是育人质量,是人发展的质量,是人才成长的质量。以往,我们也常常讨论提高质量,但没有将育人质量鲜明地凸显出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重要任务,让教育质量发生质的变化,让质量观发生一次本质性的跃升。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重中之重愈发聚焦、愈发鲜明、愈发坚定。
二、实践育人: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方法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给了我们观察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观与育人方法论,尤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思路,并以此去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开创育人质量的新局面。
首先是价值观。价值是理想中的现实。价值观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和灵魂,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确保“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形成坚定信念并使之真正实现。一是格局观。怀进鹏部长反复强调教育改革发展的格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深入理解教育改革发展所处的新时代和环境的新变化,清醒看到建设现代化强国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显然,这样的格局观其实是价值观——观察、审视教育的价值方向。在这样的格局观下,看待人才培养质量才会更符合历史潮流与时代进步的伟大召唤,才会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与这一核心价值紧密对接起来,这样的质量说到底是大人才观。二是基础观。不断琢磨,你会被基础教育的“基础”二字深深吸引,对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特点一语中的,找不到比“基础”更精确、精当的表述。基础教育重在基础,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就是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的素养基础,只有基础夯实了,人才发展才会有更宽更广的发展可能,舍弃基础,抑或轻慢基础,对人才培养质量将有百害而无一利。基础观也有发展性,其内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优化。尤其是“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应当成为“基础”的重要内涵,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与重点所在。基础观伴随时代发展,才显现基础强大的生命活力。三是乐育英才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为孟子认为的“三乐”之“一乐”。可见乐育英才,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陶行知将“爱满天下”与“乐育英才”联结在一起。所谓“英才”是指优秀人才,但从人的生命潜能看,所有的学生都有成为英才的可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然包括“英才”教育,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是育人方法论。价值观决定着育人的方向,规约着育人过程,并对育人方式进行价值判断与及时调整。价值观与育人方法论共同作用于育人活动,影响甚或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
育人方法是个系统,从不同方面关注人、影响人、培养人。这个系统有个轴心或关键:实践育人。实践育人的主要内涵是:用实践的思想、方法育人,在实践中育人,培养拥有实践能力的人。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践行实践育人,一定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观。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育人价值作出过深刻论述。马克思说,“所有的社会生活,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实践性的”,“只有用实践的方法才能解决理论上的对立”。这是因为,“理论上的对立并不是简单的认识上的问题,而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将理论带入神秘主义的城堡里的所有那些神秘,在人的实践当中,以及在对实践的理解当中,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有个重要的论断:“观念的实践需要拥有强大的实践能力的人。”用他自己的描述,正因为此,“我都将活力四射”。马克思主义早就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育人论。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是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武器和基本原则,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必须贯彻落实和充分体现实践育人的基本原则。
践行实践育人,一定要增强现实针对性。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总是被局限在教室里,局限在符号世界里,脱离实践,远离生活。经过20多年的课改实践,这些情况正在改变,而且在某些地区、某些学校、某些方面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但顽瘴痼疾很难一下子被破解。可以说,以上这些情况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短板”,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离“拥有强大实践能力的人”的目标尚有不少的距离。今天,再次强调实践育人,既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又具有严峻的现实意义,不可有任何的小觑。
践行实践育人,首要的是形成新动能。新动能来自哪里?人才培养质量根本在于立德。在中国伦理道德中,“德”与“仁”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93年10月在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中出土的一批文字竹简,发现一个字“ ”。上为“身”下为“心”,据考证此字应读为“仁”,即在先秦时期“仁”的写法是“ ”。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我的理解是,“仁”或“德”来自身心的结合与统一,不只是外化的一种行动,而且来自内心的觉醒。这一思想与孟子的“四心”生成“四端”之说是一致的,就是人的道德具有内生于心的特点。当然这种内生的道德觉醒也需要有“身”的行动,即道德实践。道德学习逻辑在于身与心的共同行动。这是人成长的动能。人才培养质量根本在立德,而立德指的是大德大爱大情怀,是指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道德实践中激发学生成才的内生力,形成的这一新功能核心要义在于“小我”融入“大我”,青春为祖国而歌唱,生命为民族复兴而澎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绝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践行实践育人,需要开辟新领域。实践打破了边界,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建立起联系;即使学科,其本身也具有跨学科性,“独善其身”的学科其实是不存在的,恰恰相反,是通过学科实践让知识之间牵起手来,编织成学习的意义之网。人才培养亟须在学科整合中、在知识的交叉地带中学习,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研究者、创造者。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只是一种新的学习任务,也不只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更不是赶时尚、盲目追赶潮流,而是育人的一个新领域。开辟这一新领域,开阔学生胸怀,扩大学生视野,增长新见识,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应当坚信不疑,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高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和重点,将以此极大地推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创新实践。
践行实践育人,需要开辟新赛道。最近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作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演讲,题目叫《一流人才,始自学“问”》。他一开始就提出“中国数学和基础科学的前路到底该怎么走”。他认为“学”与“问”都重要,但“问”更重要,“思考就是问”。他举例说,数学家“希尔伯特23问”,推动学科进步的作用毋庸置疑:“这23个问题,基本上可以说引领了数学界后来50年的发展。”同样,他本人在1978年循众要求,提出了120个几何方面最重要的问题,诸如“能否听出鼓的面积”等问题。他还概括出好的数学问题“要有深度、简洁、漂亮、有趣”。提出好的问题让人豁然开朗,生出“伟大的工作”。一流人才,始自学“问”,我深以为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赛道,固然古老,但仍然是个新赛道。新赛道是人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研制出来的,是人开辟、开拓、开创出来的。我们需要这样的新赛道。
三、人才是“第一资源”: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要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正在让我们对教师的存在价值和专业发展有新的认知。教师也应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是,“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不应设限的,况且作为自古以来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理当是人才,是“第一资源”。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明确提出,教师是建设教育体系的核心;教科文等四个组织还共同发出一个口号:“复兴始于教师。”在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军中,教师一定不会是缺席者,而且应当成为主力军。当今,我们应当形成这样的信念:教师是人才培养者,同时高质量的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保证。将教师当作人才,当作“第一资源”,我们应当态度鲜明、理直气壮。
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是“少年中国说”。由此,我们不妨推演出“教师中国说”,大体意思是,教师智则少年智则国智,教师强则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教师,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有种神圣使命感,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强烈感受到肩头历史重任的责任感。今天,我们讨论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讨论人才培养质量,不关注教师、不帮助教师、不提升教师是无法想象的。
在确立教师是“人才第一资源”观念后,教师更要自觉担当起提高育人质量的使命,紧紧围绕实践育人目标,努力有新思考、新举措、新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实践育人的深刻思考者。实践育人固然要坚持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但实践育人是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具有统领性。教师要努力学习并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观,用实践作为“第一支架”,撬动育人方式的改变。教师应当成为实践育人活动的精心设计者。实践育人不能离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具有各种形态,教师要做整体规划、优选主题,科学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站立起来。教师应当是优秀的实践育人资源的开发者。要充分开发、转换、使用课程资源,让资源成为实践育人的新平台。教师本身应成为拥有强大实践能力的人。教师要投身改革实践,激发积极性、创造性,锻造实践育人的真本领,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反思、改进、研究是教师可贵的品质。教师应是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是思想劳动者、精神劳动者、情绪劳动者、审美创造者。学科育人、教学育人、立德树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教导我们: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我们的进一步领悟是,以理想培植理想,以智慧生成智慧,最终以人格培塑人格与灵魂。有这么一支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会获得核心保证,才会让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任务真正实现。因此,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逻辑结构,在优化育人生态中,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性支撑。我们踔厉奋斗,永远向着那光辉的时代地平线。
(成尚荣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