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 | 师德必修课:需要更深刻的精神引领与德性体悟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4/30/2023 10:34:38 AM 来源:中华读书报 0 次浏览

师德必修课:需要更深刻的精神引领与德性体悟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4月19日   19 版)



  按古圣先贤的意思来讲,师德其实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必修课,更何况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他们需要更深刻的精神引领与德性体悟。师德,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连接古今,启迪后世,润物无声,大道藉其而成。


  ■高丹


  师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德目”的一个职业类别,它的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学记》有言:“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先师孔子曾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唐代大学者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以看出,师德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绵延已久。郑家福在《中华传统师德溯源研究》里指出:“中华传统师德承续了传统德性主义伦常观的理论源流,延续了德礼为本政教理念的文化渊源,建构了以德立身师者形象的实践探索,三者的有机统一生成了中华传统师德。”


  作为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挖掘传统师德精神中的独特内涵,可以反哺当下社会师德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具有启发作用。



“父母”与“师”身份相互转化,家校建设的德育突破口


  中国古代的师从孔子起,逐渐自立门户学派,师徒常常吃穿用度生活在一起,故而易形成所谓大家庭的氛围。教师对于学生的脾气秉性与学习生活了如指掌,在这种日积月累的感情培养下,必然会产生类似亲情的伦常关系。如《论语》记载,颜回去世后,孔子大哭:“天丧予,天丧予!”而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也自发地为他按照父母丧期守孝三年,待所有弟子渐渐离去,只有子贡仍然守着茅庐,风餐露宿,六载未变。师父离世,如丧考妣! 惟有师徒之间建立起非常深厚的精神依托,才能做到如此地步。在古代,师父招收徒弟,为延续自己的学说信仰,不亚于对待血脉相承的子女;而弟子对于师父的再造与栽培,其情亦不过于再生父母。


  中国古代魏晋时期,士族豪门的家庭教育成为上流社会的主要教育形式,家族里面的家长即是老师,子承父业的例子非常多。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为家族的学统延续而奋斗,个人成就与家族成就密不可分,并以此来树立、标榜家风门风。因此,从古至今,“天地君亲师”紧密相连,师的神圣与伟大,一直贯穿在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结构中,父母与师的关系很多时候难舍难分,有着非常高的粘性,尊师重教思想之所以盛行,与父母和老师在教育情感深处达成了共识有关。因此,才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而具有这样传统文化基础的师德思想,在现代社会就可以从德性共通的一面,以家校德育为切入口来连接教师与家长的情感。



师德的基础是人德,师德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必修之路


  既然,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说明儒家文化的教育思想体系里,师德和人德其实完全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常叹“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评价一位教师,最终还是要看其品行与教学本领。我们在讲求师德的时候,其实更多是在呼唤一种做人的品德,这位老师的品德如果不差的话,大概率他的一些所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不会太低。当今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面临多重考验,而这个时候也正是我们对师德呼声最高的时候,教师们迫切需要从德性追求上下功夫。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或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回到德性精神的本原上来,我们对一个中国人最朴素的要求,就是对一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做人守“五常”:仁、义、礼、智、信。能够做到这些,这个人即使不以老师为业,他也具备老师的品质了。教师的最高职业理想即教人本领、教人做人,同时他也无法回避自我职业成长的问题。师德体现的是与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水乳相融的德性状态,具有细微处动人、宏大处立人的教育作用与精神引领。因此,教人与做人之间就有了非常玄妙的转化空间,或可以理解为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对于老师的标准就是这么简单,温故知新。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明日的历史,我们所有人读的书都是前人所留,真正能够学为我用、温故知新的人必将成为众人的表率与先师。因而,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人追求师德,根本上就是在追求一种对自我的超越! 今天,高素质教师师德精神的培养,必然要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蝶变。



师德是家国政治的风向标,天人合一的承载体


  当下,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环境中,中国教师的理想信念日益成为民族教育的重要支点,以“四有好老师”为代表的师德倡导,要求当代教师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践行者与伟大民族复兴的筑梦人,师德方面也必然要有清醒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觉悟。


  最后,师德需要“参天地,化万物”。所谓“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化育万物,功德无量,教师育人与其有着相通之处。《易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有大德而不言,需要人们去参悟,所谓大德即是“生”,天地有好生之德。作为教育者,可从中吸取智慧,化为己用。师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是立德树人。那么这个“生”就代表了“生生不息”“生机勃勃”“生命气动”,教师最终育人是为了让其“生”——生长、生活、生命! 参透了天地的大德,我们就明白了教育的终极奥义,所有的技艺的、技术的、技能的传授都需要以此来把控方向。经过疫情洗礼,当下很多人开始在新媒体上发表“为学日进,为道益损”的言论,或许人们已经意识到,我们的教育还有很多比分数更值得追求的事要做……


  因此,中国人讲师德,真实不虚,它联通天地自然、人事万物,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思想内核与逻辑辩证。按古圣先贤的意思来讲,师德其实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必修课,更何况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他们需要更深刻的精神引领与德性体悟。师德,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连接古今,启迪后世,润物无声,大道藉其而成。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