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印等: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体系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1/10/2022 8:01:00 PM 来源:教育部学位中心 0 次浏览

黄宝印等: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体系

2018-01-08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单元,集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是高校承担大学功能的基本载体,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支撑。如何有效开展学科建设,合理布局、优化资源、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形成良好学科生态,推动学科更好更快发展,打造更多学科高原高峰,是高等学校的重大课题。评价是学科内涵建设管理闭环的重要节点,科学评价学科内涵建设成效,对推动高校科学合理定位、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态势、合理布局学科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学科评估正是顺应历史潮流,应运而生,顺势发展。当前,国内外各类评估排名种类繁多,如何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制度,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是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的基本依据。200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依据学科目录,按一级学科口径开展了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目前已进行了四轮。十几年来,学科评估日益得到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参评单位的广泛认可。最新开展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在继承前三轮学科评估经验基础上,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是评估方案调研力度创历史新高。学位中心在评估启动前专门设立课题研究,同时在16个省市区召开18场全省范围内的指标体系调研会,听取了200余所高校的800余名专家、校长及40余位省市区教育厅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就特色学科、毕业生质量、师资队伍评价等指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二是参评单位和学科数量创历史新高。本轮评估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比第三轮增长76%,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三是参与评估专家及人员数量创历史新高。本轮评估邀请23万学生和15万用人单位联系人开展大规模网络问卷调查,邀请13000多名同行专家进行“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邀请大量同行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学科声誉调查,邀请数千名海外专家在6个学科试点开展国际声誉调查。四是评估数据核查力度创历史新高。为确保学科评估数据可靠性,学位中心根据既定程序,采取六大举措,严格进行数据检查,基于自建的50余个公共库和第三方公司数据库,采用人机交互方式,核查数据超过300万条。这“四个新高”,说明了高校对学科评估的充分期待和高度认同,说明了广大专家集体的智慧凝结和艰辛付出,说明了评估过程的严谨严格和评估结果的客观真实,也说明了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评估办法的不断完善和日益成熟。

  经过一年多努力,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既定工作程序,完成了信息采集、信息核实、信息公示、反馈确认、主观评价、权重调查、结果统计、结果发布等环节,于2017年12月28日公布了结果。评估结果发布半小时内,“微言教育”微信阅读量突破10万,19小时内突破100万。结果发布不久,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几十家媒体(及部分境外媒体)转发了评估结果,进行了正面报道;北京、上海等省市初步总结了本省市高校参评整体表现,对优势学科进行分析;许多高校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学科评估开启了新的导向和标杆,并对在学科评估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调整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和布局。有学者建议将评估标准和结果用英文进行宣传,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估理论和实践推向国际舞台。经过1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科评估以其不断更新的评估理念、不断完善的评估体系、严谨严格的工作程序、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呈现了学科内涵建设成效,在高校积极推进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促进学科内涵建设为主线,从评估理念和指导思想、体系构建、评价办法、发布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更广泛听取意见,不断完善评估策略,构建我国学科建设评价理论体系和实践的“中国标准”,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科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扎根中国大地,牢固树立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根本遵循的评估理念和指导思想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鲜明提出了办好中国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改革发展的重大方向和重要任务。刘延东副总理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7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的辉煌篇章。开展学科评估,必须立足中国大地,突出中国特色和优势,积极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高等教育重大要求。坚持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时代特征和使命,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导向和遵循,也标志着我国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工作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顶端,研究生教育评价是影响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走向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目前已成为拥有世界第二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大国,根据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明确了研究生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提出了“管办评分离”的教育内部治理新理念,要求“以推进科学、规范的教育评价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是要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元命题”,即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成效、评价与引导的问题。其中,评价是高等教育管理闭环的“调节阀”,是助推和修正规模、质量、成效的前端环节。构建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是实现内涵建设理念的基本要求。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基本支撑,学科建设评价是检验内涵建设实施效度和成效的重要手段。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如何融入内涵建设体制机制、遵循怎么样的价值取向、确定怎么样的体系设计导向,是决定评估是否有利促进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学位中心于2002年启动首轮学科评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确定了以下评估理念和指导思想。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学科评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力引导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考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生质量和毕业生发展质量是否实现既定培养目标。二是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在新时代质量管理体制机制框架下,尝试从不同于政府行政性评估的角度,以第三方开展学科评估;以不同于政府合格性评估性质,以内涵建设的成效和水平为重点开展水平评估,寻求体制机制创新,协同构建合格评估、专项评估、质量认证和水平评估“四位一体”质量保障模式。作为非行政性评估,单位以自愿申请、免费参评的方式参加评估。三是把握鲜明的价值取向。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为动力,按照“人才为先、质量为要、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价值取向,设计学科评估实施方案。评估体系设计理念上,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为重点;在评估方式和评估内涵上,坚持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强调国际影响。四是体现科学的导向作用。评估体系架构和权重是评估的核心内容,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左右着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科评估坚持“质量、成效、特色、分类”评估体系构建导向,以检验内涵建设成效为基本遵循。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强调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把内涵建设成效作为重点;在评估体系观测点上,注重反应内涵特色;根据评估学科特点,强调分类评价,反应不同学科内涵特征。

立足高校实际,建立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学科评估体系

  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功能延伸;几大功能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师资队伍,才能完成和实现大学的基本功能,国际交流和影响力则融入各项功能之中。高校要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的内涵式发展基本要素。学科评估按照上述基本要素,根据评估基本理念、性质定位和价值取向,建立了以“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为框架的评估指标体系。第四轮学科评估经广泛深入调研、凝聚各方共识,坚持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改革基础上的发展,重点强化“五个引导”,着力构建学科评价体系的“中国标准”。

  1.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引导高校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

  第四轮学科评估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构建了“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引导高校从培养过程投入、学生获得感、学生学习成果到毕业后职业发展状况来全程关注人才培养质量。为有效评价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学生调查”和“雇主调查”,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评价话语权拓展到教育系统之外,有助于将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实际需求反馈给各高等学校,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充分衔接,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职能。

  2.改革师资队伍评价方法,引导高校关注师资队伍结构质量和青年教师发展,抑制人才无序流动

  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要求。第四轮学科评估克服“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俗称“数帽子”)的片面做法,采用“代表性骨干教师”和“师资队伍结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由专家综合考虑教师水平、队伍结构、国际影响程度等进行评价。在代表性骨干教师中,要求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体现队伍结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规定成果按“产权单位”认定,不随人移。通过这种方式,引导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时,不将目光仅仅放在引进“带帽”人才上,更注重人才的成果产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无序流动现象也起到了抑制作用。新的评价指标,有利于引导高校培养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促进高校良性竞争和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3.改革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引导高校提升论文质量、重视中国期刊发表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学科评估着力构建充分体现质量导向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克服唯论文数量和国外期刊的评价方式。一是淡化论文数量,强化论文质量。自然科学学科不再统计SCI、EI等收录论文数,引导高校学术研究更注重质的提升;二是量化指标与代表作评价相结合,在统计“中国版高被引论文数”的基础上,注重对各学科提供的“代表性论文”进行同行评议;三是合理把握中外期刊论文的综合评价,强化中国期刊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并特别规定代表性论文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不断提高中国期刊影响力,鼓励优秀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表。

  4.强化社会服务贡献评价,引导学科建设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科评估尊重高校自身定位,强化学科优势特色发展,着力构建充分体现服务贡献成果的评价方法,首次单独设置“社会服务贡献”指标,请专家综合考察本学科社会服务贡献的总体情况和“代表性案例”,引导学科建设更加关注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通过开放性的案例评价,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差异性发展成果,克服“一把尺”评价的弊端。社会服务贡献评价有利于彰显学科建设成果对国家、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特色贡献,引导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5.强化分类评估,引导高校关注学科特色和内涵建设

  不同类型的学科如果都按照统一的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无法反映学科特色优势发展状况,也无法体现学科的真实水平。学科评估着力构建充分体现学科特色的学科分类评价方法,第四轮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分类评估。根据广泛调研专家意见,在第三轮评估基础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分别设置指标体系,农科、医科、理工、管理、艺术、建筑、体育分别设置指标体系,共设置9套指标体系框架。指标权重是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遵循严格的程序分“三步走”确定。一是学位中心参考上轮指标权重和本轮评估改革理念,形成指标权重设定基本考虑和权重“初值”;二是召开专家研讨会,确定指标权重设定原则和权重“参考值”;三是在每个参评学科至少挑选一位,根据权重设置原则和“参考值”给出各自的建议权重,学位中心通过求平均值得到95个学科的最终权重。每个学科分别设置指标权重,进一步体现学科特色,避免学科建设同质化。只有“量身定做”的指标体系和权重,才能“量体裁衣”评判学科内涵建设成效。

突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建立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学科评估办法

  科学的评估体系必须辅以科学的评估办法,评估才能实现促进内涵建设的初衷。学科评估必须在信息申报规则、信息标准界定、获取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对定性指标评价方法上,有针对性的创新和改革,遵循学科内涵发展规律,才能体现评价的公平公正,体现评价对大学学科内涵建设的正确引导,促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转变。

  1.采用主观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方法,全面观测学科建设成效

  一般来讲,国内外大部分学科评价仅采用客观定量数据,过度依赖公共数据资源。公共数据未必能真实客观反映每一所特色学科或特色院校真实实力,而且高校很难从排名评估中收获到如何调整发展战略,如何谋划改革创新等信息。因此,仅靠客观(定量)数据评估,难以推动高校内涵建设。第四轮学科评估在科学采纳能够反映学科建设成效的定量数据基础上,克服当前国内外大学学科评价主要依据公共数据评价的片面性,邀请同行专家对毕业生发展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指标项进行主观评价,并面向学生和用人单位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主客观相结合方式,全面综合反映了学科建设的内涵,把不宜通过定量评价的指标交给专家以及参与高等教育的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评判,让高等教育系统外的意见与声音被高校聆听,更系统全面地服务于学科内涵建设发展。

  2.创立“归属度”认定成果方法,科学评价跨学科成果

  当前,新兴学科发展日益壮大,国家不断鼓励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发展、促进原始创新。科学地评价跨学科成果和研究项目已成为教育评价领域的国际难题。由于我国学科划分相对较细,交叉学科研究普遍存在,不考虑评价跨学科成绩的评价体系,会引起跨学科成果随意在相关学科重复使用,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第四轮学科评估提出了“归属度”成果认定方法,跨学科成果依据内涵归属按比例拆分到若干学科,但比例之和不超100%。这种“归属度”方法既避免同一成果随意多用,也为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客观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

  3.采用绑定参评方法,引导高校优化学科布局

  随着二十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的同时,也产生自身发展“规模性问题”。部分院校盲目扩点,办学招生,背离了学科发展初衷。部分参评学科可能存在不合理整合材料的问题,无法真正通过评估发现高校建设问题。第四轮学科评估在高校自愿参评的前提下,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绑定参评”规则,要求同一学科门类满足参评条件的学科须同时申请参评或均不参评(仅有“硕士二级”授权的一级学科除外)。“绑定参评”是克服材料不合理整合的有效机制,有利于真实反映高校学科整体水平;同时也促使高校摸清学科家底,重新审视学科布局,增强调整动力,引导高校自主优化学科布局,重构内部机制,克服盲目扩点、“摊大饼”式的学科建设倾向,正视不均衡不充分发展问题。

  4.采用全过程严格审慎的核查方法,确保评估数据真实可靠

  评估信息可靠性是评估重要环节,是确保评估结果可信度的根本前提。即使构建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信息来源不可靠,评估结果就不可信。放眼国际,大部分学科类评估与排名数据都缺乏系统性核查,公共数据本身又无显性的学科属性,因此学科类评估“数据审计”更具挑战,是评估的“重头戏”。为了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第四轮学科评估严格按既定程序进行,通过数据标准检查、证明材料核查、公共数据比对、重复数据筛查、重点数据抽查和信息网上公示等6项举措,对参评材料的300余万条数据进行了全面、严格和交错的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特别是在国家安全部、保密局等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在参评范围内公示部分数据,高校、同行之间互相监督,引导高校不寻找捷径,认认真真进行内涵建设。

  5.采用国际同行评价方法,推动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评估品牌

  学科建设的认可度是评价学科内涵建设成效的重要参考指标。放眼国际,很多学科评价均邀请国际有影响力的学科同行专家参与声誉度调查,考察学科在同行中的影响力和实力。在我国高校“引进来”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国外优秀成果进入我国,为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服务,但我国学科也很需要“走出去”,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扬中国风格,体现中国特色,发出中国声音。为提高我国学科国际知名度和我国学科建设的国际影响力,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邀请海外同行专家,在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探索开展国际声誉调查,引导高校放眼国际,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进而为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评估品牌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强调以评助建以评促建,创新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及应用模式

  学科评估的主要目的就是以评助建以评促建,促进高校自我诊断和审视,把脉学科发展状态。改革创新结果发布及应用模式,引导高校更加关注学科内涵建设,推动学科协调发展。

  1.公布“分档”结果,引导高校注重推动学科内涵建设

  学科评估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排出名次,而是通过评估发现学科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揭示学科发展规律,促进学科内涵发展。通过公布学科分数,的确可以评出高校水平的高低,但其实很多院校的实力差别不是一两分能够表现和区别的。过度关注分数,会导致评估的“指挥棒”导向出现方向性失误。经过权衡和比较,第四轮学科评估摒弃以往结果发布方式,也进一步创新了评估理念,评估结果不再公布分数,也不公布名次;而是采用按百分位进行分档的方式公布结果,不强调单位间精细分数差异和名次前后。具体方案是:按照原始得分的排名百分位分档,仅公布前70%的学科,并将前70%的学科分为A+、A、A-、B+、B、B-、C+、C、C-九档。这样既保证较强的区分度,体现学科建设水平的实际变化,满足社会对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又淡化了分数和名次,有利于引导高校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科内涵建设的优势和不足中去。

  2.提供“学科优秀率”,引导高校注重学科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重大成就,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但也要看到,学科发展地区间差异较大,高校内部学科发展不协调,有些高校部分学科“一头独大”,有些高校学科建设“贪大求全”,学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态势比较凸显。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向参评高校提供“学科优秀率”,即优秀学科数(A类学科数)占全校博士硕士授权学科数的比例。经分析发现,很多高校存在此类“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学科优秀率”是分析大学学科优势布局的重要参考,有利于帮助高校发现学科布局不足,发现学科内涵建设不平衡情况,调整谋划适合本单位发展的合理布局。特别是对于着力建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不仅要关注某些强势学科的发展,也要关注学校整体学科发展态势,构筑更加有利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良好学科生态。

  3.公布学科建设整体情况,注重展示我国学科建设最新成果

  学位中心立足第三轮和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关键指标,分析近五年我国学科发展整体成果。一是分析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化指标(学生人数、就业满意度、就业分布等),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高层次人才的供给水平稳步提升,研究生质量的社会认可度显著增强,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精神愈加彰显。二是深入分析学科科研投入性和产出性指标(经费投入、论文发表、重大项目攻关等),发现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原创成果产出取得巨大突破,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国际影响显著提升,学科融合不断深化,科研创新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明显增强。三是综合分析师资结构性指标(规模、年龄、学缘、国际化、教学成果等),发现我国已初步建立规模与质量并重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在师德与能力、教学与科研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四是系统梳理代表性案例指标,发现我国高校面向社会需求积累“中国经验”的程度大幅提升,面向技术前沿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面向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服务“中国工程”的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正朝着高质量、创新性、深层次、世界一流的目标稳步迈进。分析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学科发展呈现整体快速提高、高原学科更多崛起、高峰学科更多挺立的良好态势,各个领域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在高水平人才培养、高质量科学研究、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日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公布我国学科发展整体成效,有利于促进高校瞄准战略需求,紧盯国家发展方向,提升自身的学科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学科建设的显著成就,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学科发展模式、发展建设成就的高度自信,激励高校更有信心更有决心地投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4.提供学科大数据分析服务,助力学科内涵建设

  经过15年四轮评估,学科评估已建立了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可靠性最高的学科大数据库,对研究学科发展规律,发现内涵建设优劣,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位中心将按评估初衷进行多类型、深层次的数据挖掘,统计学科核心指数,揭示学科发展规律,展现学科发展成就,为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供服务。深入挖掘学科大数据,为参评学科、高校、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及国家提供学科分析报告等服务,真正做到以评促建。引导学校把准备评估、分析评估结果等全过程,变成学校梳理学科家底,规范学科建设管理,谋划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内涵建设的过程。要从“评完开始”,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依托学科评估积累的宝贵数据资源,构建常态监测的大数据“学科自检平台”,为学校和政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指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建设高水平大学。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暂行)》指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引领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以学科为基础,已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原则,以学科为基础已成为高校加快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学科评估结果与国家“双一流”建设,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重要参考和多元视角之一。学科评估初心和价值是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研究生教育发展,服务政府和社会对大学学科的信息需求。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实际,只有努力构建由“政府、高校、社会”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三者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有机协调,相互支撑,才能形成教育管理高效闭环,优化内部治理体系,达到教育质量监控的最佳效能,支撑我国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国家发展大势,坚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价制度为使命,以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根本遵循,加大研究力度,完善评估体系,提高学科评估的公正力、引领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更加突出人才培养,更加突出学科特色,更加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健全学科评估标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发展的时代特征,进一步引导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坚持服务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建设根本导向,进一步引导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高水平大学;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国高校发展核心,进一步引导高校始终以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层次人才作为高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一流为目标,进一步引导高校优化学科布局、打造更多国际引领的学科高峰;坚持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制度,进一步引导高校树立教育自信,增强国际竞争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作者:黄宝印  林梦泉  任  超  陈  燕】

  【作者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1期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