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刘虹: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变化、问题及启示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1/9/2022 8:05:17 PM 来源:上海教育评估研究院 0 次浏览

王晨、刘虹: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变化、问题及启示

2018年12月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院


摘要

学科评估对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2017年2月公布评估结果。对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对比上一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在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学科特色等诸多方面有显著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未来的学科评估中,应当及时公布下一轮评估指标体系并做出详细说明,制定合理的中文期刊指标,合理分配“归属度”权重,对开设数量较少的学科给予特殊支持,评估结果要慎重与政府拨款挂钩。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学科评估是依据我国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各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学科发展状况分析与服务。[1]学科评估在使高校了解自身学科发展水平,发现差距,促进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和确定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国家和社会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了解,同时还可为学生选择专业和学校提供参考。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每四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范围的学科评估工作,截至目前,学位中心已组织完成了四轮学科评估,参评学科由2002年的1355个学科增长到了2016年的7449个学科。

 

从学位中心2016年4月启动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方案来看,相比较第三轮学科评估而言,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对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第三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其中的主要变化,阐述导致变化的原因,并探究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还就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变化

 

显而易见,评估指标体系直接影响评估结果,与第三轮学科评估比较,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有下述特点。

 

1

更加关注人才培养质量

 

相比较科研指标而言,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难以设定衡量指标,同时指标的显示度也不如科研指标那样容易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从当前高校“科研指标竞争激烈”的现状来看,不少高校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指标提升上,而作为高校基本目标之一的“人才培养”往往被置于次要的位置。

 

第四轮学科评估突出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此轮的学科评估中,除了过去对在校生质量的评价外,还增加了两个二级指标“培养过程质量”和“毕业生质量”,从而更加全面评价培养学生的质量。“培养过程质量”下设了“课程教学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生国际交流”三个三级指标,其中“导师指导质量”是新增指标,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对在校生质量的评价除了以往的“学位论文质量”和“授予学位数”两项指标外,还新增了“优秀在校生”评价,由学校选出优秀在校生并简要介绍其在学成果。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除了由专家对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进行评价外,还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部分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考察所在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满意度,其中自然包括对知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满意度。使得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不仅仅停留在教育系统内,同时也可以体现出社会对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的认可度。

 

2

更加关注师资队伍整体质量

 

第四轮学科评估更加突出了学科建设的成效,撤销了诸多“条件资源类”指标。比如,在师资队伍与资源方面,减少了“专家团队”“生师比”“重点学科数”“重点实验室数”四个二级指标,转而强调学科内涵建设的成果和成效。第四轮学科评估改变了以往以“专家团队”和“帽子人才”衡量学科质量的做法,不再简单以“学术头衔”来评价师资队伍的状况。新的指标体系要求在评价师资队伍质量时,学校所填报的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数量不得少于30%(理学、工学门类、医学门类青年教师数量不少于40%),且要求评估专家综合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国际化情况等条件进行评价,极大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地处理了教师规模与质量关系。

 

3

更加凸显不同学科特色

 

第四轮学科评估改变了上一轮学科评估中对“科学研究水平”的评价方式,在“科学研究水平”一级指标下设“科研成果”“科研获奖”与“科研项目”三个二级指标,并分别在艺术学科下增加了“创作表演”、在建筑学科下增加了“建筑设计”这两个二级指标,以此体现这些学科的应用性特色。此外,还在“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下加设了二级指标“社会服务贡献”,以此来评价学科的社会声誉,突出学科的特色发展与社会贡献。这次评估强调通过同行专家打分的形式对学科给予评价,通过对不同学科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贡献力量的“代表性案例”评价,反映学科特色,从而避免学科的“同质化”。

 

4

更加强化分类引导

 

第四轮学科评估在学科门类方面将人文(文学、哲学、历史)与社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进行了分列,将理工科与农学、医学进行了分列,继而使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在学科门类上由之前的7类拓展到本轮的9类,具体为人文门类、社科门类、理工门类、农学门类、医学门类、管理学门类、艺术学门类、建筑学门类和体育学门类。同时,在评估的过程中,每个学科均采用独立权重,最终权重大小根据各学科专家意见的平均值确定。另外,第四轮学科评估将评估最终得分在前70%的学科从“A+”到“C-”分9档公布,[2]呈现更精准的区分。这种“分档公布”的形式使得更多的高校能够放下顾虑,理性对待学科评估,让更多的学科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

 

5

重点优化科研文献成效评价

 

相比以往的学科评估将科研文献成效评价简化或等同为“学术论文数量”,第四轮学科评估采用了全新的科研文献评价方式,坚持了“三结合”原则:一是质量和数量相结合,以论文的质量指标为重,同时考虑到评价指标所规定的论文数量指标,采用人均指标的方式,达到“比总量”和“比人均”的平衡;二是主客观相结合,在自然科学领域,统计“中国版ESI高被引论文”;在人文社科领域,统计“A类期刊论文”,同时,邀请专家对“代表性论文”进行主观评价;三是国内外相结合,要求在代表性论文数和“A类期刊论文”中,要包括部分中文期刊,以提升我国期刊的影响力,增强国内期刊对高质量论文的吸引力。新的评估方法更加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对促进高校的科研发展非常有效。

 

6

首次采用“绑定参评”的参评规则

 

学位中心经过对全国4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最终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采用了新的“绑定参评”方式,即要求同一门类下具有“博士一级”“博士二级”“硕士一级”授权的一级学科只能申请同时参加学科评估,或者同时不参加评估。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遏制“兄弟学科”之间违规收集和整合材料,真实反映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3]

 

7

首次采用“归属度”评价方法

 

针对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学科评估过程中的归属权认定问题,第四轮学科评估规定:当某项研究成果是由多个学科共同做出时,可以根据各学科在成果中贡献的比例在不同学科中分别填报;同时,同一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在其所跨的学科之间进行分配,只要总权重值等于100%。这种评价方法即“归属度”方法,它有效解决了跨界研究人员和跨界研究成果的评价问题,符合当今科学发展趋势,既避免了研究成果被重复计算的可能性,也避免了不同学科在研究成果归属权上可能产生的争执,有利于鼓励学科间的交叉合作,促进更多跨学科科研团队和高水平跨学科科研成果的产生。

 

8

首次将教材编写纳入科研成果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中首次将“出版教材”这一指标纳入了科研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研究水平方面,增设了“科研成果”的二级指标,并在其下增设了“出版教材”三级指标,移除了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的“教材质量”二级指标。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我国的教材建设,激励更多的教师积极编写高质量教材,以此提升我国的教材质量从而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这次评价范围仅涵盖了2011年到2015年出版的“十二五”(2011-2015)国家级规划教材,有利于突出教材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二、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与第三轮学科评估相比,第四轮的评估指标体系有很大的进步,但从实际效果看,依然有可以进一步改进之处。作者在这里列出一些问题,供在进一步修订指标体系时参考。

 

1

指标体系公布较晚,且某些指标含义模糊

 

指标体系的制定和颁布是评估活动的重要环节。从学科评估的本意来看,正如部分业界专家指出的那样,指标体系应当尽早公布,[4]以便于高校做好提前准备,更好地体现学科发展的具体情况。但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指标体系公布较晚,造成了各单位填报时间仓促,进而引发了一些问题。2016年4月下旬,学位中心下发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并要求各单位在2016年5月30日前将评估材料寄送至学位中心,虽然之后学位中心将提交评估材料的时间延迟到了6月20日,但对大多数参评单位来讲,由于“归属度”问题很多数据都需要经过学校多个学院和多个部门的整合和计算,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延迟短短20多天也无济于事。但是面对评估结果可能与后续资源分配相挂钩的压力,各高校不得不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学科评估申报及材料提交总动员。仓促之下,各高校提交的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不尽如人意。在填报的过程中,不少单位指出了指标体系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优秀校友”指标没有特定的填报标准等。

 

2

部分学科无法简单分层、分类评价

 

如前所述,第四轮学科评估对所有学科的评估结果都采用了“A+到C-”的等级标准来进行评价结果公布。但从评估的实际结果来看,部分学科并不能依靠简单的等级标准来进行评价。比如上海理工大学的光学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获得“B+”,但是该校在太赫兹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5]其次,一些开设数量较少的学科门类也无法简单地以等级来评价,以吉林大学的地球物理学为例,该学科在参评的全国13所高校中排名第七,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中被列为“C档”,但事实上该学科A档、A-档和B+档都是空缺的。[6]

 

3

评价指标未经充分考量,“A类期刊名单”发布后取消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最初设定的“A类期刊”名单在公布后遭到了诸多学者的质疑。虽然学位中心阐释了“A类期刊”是由专业机构依据文献计量学方法,参考影响因子、声望指数等指标,经综合分析提出初选名单后,再由万余名博导及有关学科评议组进行全面调研、投票和审议,从而最终形成,但从遴选结果来看,不少学者认为某些被列入名单的国内期刊学术声誉和质量不足以支撑其入围,难以代表我国的优秀科研成果。随后,学位中心经研究后表示,重新遴选“A类期刊”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难免会耽误评估工作。因此,最终仍沿用了上一轮评估的方式,取消了“A类期刊”这一指标。这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结果的权威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4

“归属度”方法仍未避免虚假填报以取得评估利益最大化

 

虽然“归属度”方法从理论上可以有效解决跨学科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有利于鼓励学科间的交叉合作,但是在实际填报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评分结果的最大化,相近学科之间搭便车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某些学科面对无法填写的空白指标,往往会求助于其相关学科来获得评估材料。部分高校会采取“田忌赛马”的策略,将交叉较多的学科评估材料进行整合,最终以某些学科评估中的相对劣势来换取某一或某些学科在评估中的独特优势。[7]这种方式虽然从表面上能够使学校在参加学科评估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却背离了“归属度”方法设立的初衷,造成了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偏差,无法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

 

5

评估结果是否应该与资源投入相挂钩

 

从目前的学科评估现状来看,学位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结果与未来高校获得的资源支持有密切的关联性。尤其是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普遍认为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将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的“到2020年建成若干个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直接相关,从而导致众多大学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尽可能争取一个好的评估结果。客观而言,将学科评估结果与大学未来的资源分配进行关联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高校加强自身学科建设,推动高校间开展竞争,一定程度上避免以往“985”“211”高校模式下“政府指定”资源配置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大学难以舍弃一些“大而不强”的传统学科,继续“摊大饼”式发展,[2]因为大学需要依赖这类学科来获得各种资源投入和支持。因此,学科评估结果应当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变化而提出的进一步建议

 

鉴于上述问题,针对下一轮学科评优指标系的制定有如下建议。

 

1

及时公布下一轮评估指标体系并做出详细说明

 

学科评估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料收集和报表填写工作,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行政系统的支持,[8]当然更离不开学科建设单位的积极响应。但即便有了响应和支持,依然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筹备。所以,一旦评估指标体系公布较晚,不可避免会导致高校急功近利,仓促应付。同时,一旦指标填写信息有误或者指标有歧义,势必会导致学校投入的各类资源的极大浪费。因而,学位中心在上一轮评估结束之后,应该尽早公布下一轮的评估指标体系,留给各参评单位充足的时间来准备各项数据材料。同时要对指标的填报标准尽可能做出清晰而完整的说明,减少歧义。

 

2

制定合理的中文期刊指标

 

第四轮学科评估设置“A类期刊”的初衷旨在期望改变过去评估中对国外期刊的过度倚重现象,尽管这一打造学术论文评价引入中国元素提出中国标准的初衷是无可非议的,但在遴选期刊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最终的期刊入围名单难以服众,最终不得不取消。此外,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版ESI高被引论文”将高被引的标准扩展至ESI前3%并不符合国际通行的科研水平衡量指标,其实完全可以做好中国的期刊论文索引文献计量工作来替代“中国版ESI高被引论文”。[4]因此,要想打造可应用于学科评估的论文评价中国标准,其所涵盖的中文期刊目录在设立时还需要进一步的仔细考量和验证。

 

3

合理分配“归属度”权重

 

“归属度”方法有利于鼓励学科间的交叉合作,推动和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符合当下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当代科学的新成果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学科的交叉地带,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几乎都成立了跨学科研究中心,招募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者,开展跨学科研究。[9]从学科评估的角度而言,必须通过合理和完善的机制设定,尽可能避免成果“归属度”划分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避免无关学科虚假借势。

 

4

对开设数量较少的学科给予特殊支持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很多学科参评单位较少,再加上断档现象的存在,使得某些高校的冷门学科评估结果“很不好看”,多数被评为“C档”或“C-档”。如参评天文学的高校仅有8所,其中仅有5所获得等级排名,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评估结果分别为“C+”和“C”,这样的评估结果对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而言是不利的,一方面不足以真实体现高校在该学科建设上取得的实际成效,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导致高校放弃在学科上的投入。事实上,开设学校数量少不应成为放弃或取消一个学科的理由,更应考虑学科本身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5

评估结果慎重与政府拨款挂钩

 

英国政府将科研评估结果与政府拨款直接挂钩,结果造成了大量学术泡沫的产生,同时也引发了各高校对获得科研经费成绩卓著“明星”学者的疯抢,[10]这种现象在我国有重演趋势,很有可能导致人才获取的恶性竞争和少数“明星”学者的非善意流动。同时,只要学科评估结果与政府对大学的资源投入直接挂钩,那么“管办评分离”“放管服改革”和“大学去行政化”就难以真正实现。此外,学科评估结果与政府资源投入直接挂钩也将会导致学科建设中的马太效应:评估成绩越好的学科获得的资源越多,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而评估成绩较差的学科就可能面临被裁撤的危险。因而,为了避免这一系列负面影响的产生,学科评估结果应该慎重与政府拨款挂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资源配置方案。

 

四、总结

 

总的来说,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在第三轮学科评估的基础上做出了极大的改进,基本实现了“服务大局、服务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国际”的目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参评单位都应该利用好学科评估结果这份“体检报告”,理性分析学科建设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同时,学科评估的具体操作人员应当在发现并总结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科评估方式,提升学科评估的科学性,提高学科评估水平,进而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在推动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的当下,无论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都深刻感受到要想建设一流大学,最重要的依托还是建好一流学科。因此,学科评估应当站在更高的视角,从我国未来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出发,明确学科评估的核心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一流”建设。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邀请函(.学位中心[2016]42号)[EB/OL].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2016-04-26).http://www.cdgc.edu.cn/xwyyjsjyxx/xkpgyg/.

[2]樊丽萍.学科评估这根“指挥棒”该怎么看[N].文汇报,2018-01-04(06).

[3]马铁东,柴毅,甘思源.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大学教育,2018(6):47-50.

[4]姜澎,樊丽萍.学科评估上演“熔断”闹剧[N].文汇报,2016-05-13(06).

[5]樊丽萍.重磅!上海将推“双一流”地方版,设立两个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序列[EB/OL].搜狐网,(2018-09-29).http://www.sohu.com/a/257001772_232611.

[6]赵良,刘文丛,李秀英.从第四轮学科评估透视吉林省高校学科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8(9):32-35.

[7]冒荣.直面学科评估的透视力和导向性[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3):5-7.

[8]张睦楚.必要的张力:论我国学科评估的正负向度——以教育学科为例之理性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8(3):28-36.

[9]李凤玮,周川.江苏高校一流学科的优势累积效应及存在问题——基于四轮学科评估数据的初步分析[J].江苏高教,2018(6):12-16.

[10]蒋林浩,沈文钦,陈洪捷,等.学科评估的方法、指标体系及其政策影响:美英中三国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1):92-101.

 

来源 |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ID:shjee2012)

作者 | 王晨、刘虹

编辑 | 罗金苗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