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 后慧宏:培养高质量人才,民族高校文科教师如何发力《光明日报》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网 时间:12/20/2022 6:21:03 PM 来源:光明日报 0 次浏览

培养高质量人才,民族高校文科教师如何发力

作者:苏德 后慧宏《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0日 15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民族高校文科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书斋读典兼田野问道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是关键,对于民族高校文科教师而言,素养提升之道在于从书斋中汲取思想之精华,从田野调查中积累实践性知识。

  广泛研读古今中外经典文献。要以学懂讲透中国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实践、科学解答民族问题为主要目标,就迫切需要民族高校文科教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力求学术创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添砖加瓦。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发展民族教育的追求在于促进社会进步、开展民族理论宣传、凝聚各族群众向心力、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民族教育的使命,在于构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旨归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文科教师要勇担重任,不负重托。

  书斋读典的同时,民族高校文科教师还要扎根田野研究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学术研究是探索真理的行为,其价值取向是在逼近事实的过程中追求真理,在造福人类的实践中践行善念。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老一辈“大先生”在落实我国民族识别工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少数民族语言国情调查“三大调查任务”中,形成了“行行重行行”的学术精神。民族高校教师应赓续老一辈学术精神,扎根田野,创新学术研究范式及方法,将“书斋式”思辨研究和“田野式”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学术创新中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从而不断提升生产自主知识的素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

探求学术,推动理论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对于民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也是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

  一方面,民族高校承担着培养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力量。民族高校文科教师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推进基于实践的学术理论创新。

  另一方面,民族高校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在学术研究中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学术创新丰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也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系统性知识资源保障。

善用科研与实践,反哺教学

  教育是民生事业,更是国家战略,高等教育要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来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此,要协调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关系。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民族高校应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进有组织科研,通过“揭榜挂帅”制度激励文科教师中的“能者”和“智者”牵头研究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样既能在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中践行“做中学”的育人理念,也能将高质量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拓展为教学资源,从而促进科研实践反哺教学。

  同时,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助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民族高校要激励文科老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利用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践育人模式,引导学生从中国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同时引导学生传播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思想、中国新理论,以此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超、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家国情怀、宽广国际视野,勇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而助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着力造就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

  (作者:苏德,系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后慧宏,系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lll